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15日电 (程曼云)近期,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在政策宣传、兜底保障和优化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民生、促发展、增福祉的积极作用,助推城乡居保高质量发展,绘就民生幸福底色。截止六月底,黟县城乡居保人均缴费水平和人均养老金水平分别为1291.54元、247.32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6.96%、16.31%。
政策宣传“零距离”,激发参保内生动力。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赴全县8个乡镇开展政策集中宣讲、入户走访,针对民众关心的个人账户余额是否可以继承、缴费补贴的标准、养老金如何测算等内容,通过现身说法、随堂小测、现场互动等方式,耐心细致解答,对即将到龄享受待遇参保居民,一对一解读政策,尤其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策补贴和补缴政策,鼓励其选择高档次缴费,引导大家树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理念,提高民众的缴费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参保氛围。活动现场发放宣传单800余份,发放居保知识小测试300余份,民众咨询500余人次,让城乡居保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便民服务“暖人心”,畅通惠民最后一公里。打通城乡居保服务“最后一公里”,引导民众利用电话、网络在线政策咨询,持社保卡选择就近金融服务点随时缴费、领取养老金等业务办理,实现参保登记、参保缴费、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四个不出村”,形成“管理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便民新模式。主动开展数据比对,共获取医保缴费人员等相关数据6万多条,1.93万名待遇领取人员实现“静默式”认证;积极拓展“适老化”的认证渠道,对高龄、病重、残障等特殊群体,主动联系、上门认证,将人社服务延伸到民众家门口,今年以来为63人提供上门服务。
兜底保障“全覆盖”,困难群体应保尽保。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求,加强与民政、残联、卫健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实现困难群体信息数据实时共享,全面开展数据核实比对,逐人逐条核查困难群体数据,跟踪掌握困难群体动态信息,及时将符合条件未参保的困难群体纳入参保范围,做好符合条件但未参保特殊身份人员的上户材料收集、参保登记和特殊身份维护工作,做到新增一人、核查一人、代缴一人,实现“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帮助符合条件的1130名特殊困难群体代缴保险费11.3万元,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缴费难的顾虑,进一步兜牢养老幸福感。
筹资渠道“多元化”,增加个人账户积累。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组织镇村学习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黄山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工作的通知》主要内容。我县碧阳镇、宏村镇、渔亭镇、西递镇4个乡镇4个集体经济强村已试点推行“集体补助”模式,鼓励使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向参保缴费人员进行补助缴费。目前三个乡镇为379名民众集体补助缴费到位资金3.79万元,社会资助10人共资助6万元,构建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社会资助”的三方筹资机制,有效激活集体经济发展与养老保障的良性互动。(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