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14日电 (祁玉 徐燕云 李曼莘 刘芦蕊)在宣城市旌德县兴隆镇三山村,“村田里”民宿推出“全村一桌菜”模式,把农家院里的老味道变成了大伙口袋里的真金银。
“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要带动起周围的村民,所以我们开创了‘全村一桌菜’模式。”民宿经营者徐飞虎介绍,“我们给村里的乡亲们建立了微信群,只要我们需要菜,民宿管家就在群里发布食材需求。”乡亲们根据自家所有,提供相应食材,民宿按照市场价给村民结算价钱,主打一个绿色无污染、新鲜地道。

民宿餐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处理收集来的辣椒。刘芦蕊 摄
这一机制实现了多方效益最大化。对民宿而言,村民直供的新鲜食材既保证了菜品原汁原味,又降低了采购成本,满足了游客对乡村美食“鲜、土、真”的需求;对村民来说,自家产出的农产品有了稳定销路,民宿为村民提供服务、餐饮类就业岗位,闲置劳动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对村“两委”而言,联农带农机制有效凝聚了民心,在产业发展中增进了村民认同感,村务推进效率显著提高。
“以前种菜种多了吃不了,卖又卖不上价,现在民宿会买我们的菜,收入稳定多了。”村民曹兰英说。
如今,“村里一桌菜”已成为三山村联农带农机制的金字招牌,既端稳了村民的“致富碗”,也筑牢了民宿的“发展根基”,更为乡村长远持久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