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10日电 (张晓晖 汪燕君)7月以来,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掀起暑期文化研学热。一批批研学队伍和亲子家庭走进齐云山,在青山绿水间,探究地质科学、欣赏摩崖碑刻、修习国学智慧、体验非遗技艺、观看文化表演,在寓教于游中学习自然人文知识,拓宽文化视野。
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在立足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文化类旅游基础设施,并以“非遗体验”为主题,创新丰富研学类旅游场景。

“齐云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融恐龙化石、地质剖面、构造形迹为一体,形成的石崖以‘雄、险、奇’而著称。”小朋友们一边聆听讲解员的科普介绍,一边触摸着道路两旁的赤色岩石,感叹“五老峰”“象鼻岩”“天门洞”等景点的奇诡与壮观。
在真仙洞府,近百通摩崖石刻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景点现场,书画艺术学院的师生们用油彩和水墨写生,家长们则带着孩子动手体验石刻印拓技艺。

近日,来自南京的“齐云山·武当”暑期亲子夏令营来到齐云山景区,开展为期20天的“功夫+国学”研学活动。小朋友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聆听传统国学智慧,修习太极剑法拳法。
“齐云山作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山水人文资源十分优越,为此次夏令营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场地环境。”夏令营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据统计,暑期以来,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共接待各类研学团体20余支。
近年来,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着力打造非遗场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品牌推广等举措,吸引省内外20余个非遗产品项目入驻,成为开展研学体验的示范区。
在齐云山下的非遗小镇,体验馆成为亲子家庭体验非遗的火爆地。家长和孩子们在手艺师傅们的指导下,在崭新的白布上染出深青色的花纹;拿着木质模具印出“福禄”字样的徽州糕点;用铁锤“叮叮当当”敲打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铁画……

此外,国风音乐会、非遗皮影戏、传统货郎游街等传统民俗演绎,为家长和孩子带来古典的视听享受和互动体验。到了晚上,炭花舞、打铁花、抖火壶等近10项演艺,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非遗的震撼与魅力。
“每年暑假,我都会带孩子们来到齐云山,在放松心情的同时,扩宽孩子们的视野,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来自亳州的王女士说。今年暑期以来,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共接待研学旅游类游客近2万人次。
下一步,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将持续丰富更具趣味性和体验感的文化研学产品,让广大学生群体“游中有学,学中有乐”。(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