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8日电 (王浩吉 张静)7月4日-7月8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逐丰青年实践团”一行6人走进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新丰村,开展为期五天的“三下乡·返家乡”实践活动。团队紧扣“生态农旅融合”主题,通过实地调研、文化创作、民生互动等方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为这座皖南古村落注入青春活力。
深入调研,探寻发展“金钥匙”
“我们不仅要看到新丰的绿水青山,更要找到将资源转化为资产的密码。”团队指导老师张焕说道。“探索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队员们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新丰乡在特色农产品、自然生态、文化遗存、劳动力等方面的资源禀赋现状、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瓶颈。他们认真倾听村干部、致富带头人、普通农户等群体的发展诉求和意见建议,结合自身所学,初步梳理了资源盘活利用的潜力点与路径方向。

绘美乡村,共筑文明新风景
队员们手持画笔和颜料,化身“乡村美容师”,精心设计并绘制主题墙画。一幅幅色彩鲜艳、主题鲜明的作品跃然墙上。墙绘以当地板龙民俗为主题,融入板栗、桑蚕等农业元素,让现代艺术与古村肌理自然融合。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提升了村容村貌,更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传播了文明理念,成为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得村民纷纷驻足围观和拍照点赞。负责设计的汪思昀同学说:“乡村墙绘不仅要体现‘丰韵’,更要让村民看得懂、喜欢看。”

公益课堂,点亮孩童求知梦
团队充分利用学科特色,策划了“植物探秘”科普活动,将专业的植物学知识带到了乡村课堂。他们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认识身边的常见植物,讲解它们的名称、特征和用途。在“植物标本制作”小课堂上,大学生们手把手地教授孩子们如何采集、压制、保存植物叶片和花朵,制作成精美的标本。孩子们兴致勃勃,认真观察,动手实践,不仅学到了植物学知识,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更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增强了对家乡生态环境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将“知农爱农”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新丰乡团委书记盛静娴表示:“大学生们的到来,为我们乡村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合作机会。”(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