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7日电 (黄韬)7月4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走进宣城市旌德县三溪镇建强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产业调研等形式,用青春力量助力乡村发展,搭建起校地合作的桥梁。
活动当日,师生们首先来到建强村的青梅园。工作人员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青梅的品种特性、生长周期以及种植规模,还分享了近年来青梅园在科学化管理、生态化种植方面取得的成果。同学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用笔记本和相机记录,不时与种植户交流青梅的养护技巧和市场前景,在实践中学习农业知识。
之后,师生一行走进青梅加工厂,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映入眼帘。企业负责人围绕青梅加工工艺、产品研发、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农产品深加工对于提升附加值、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少同学还就生产中的节水节能技术、环保措施等问题与工作人员展开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为深入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实践团队分组走进农户家中开展调研走访。师生们与村民深入交谈,详细询问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以及对乡村振兴政策的了解和建议。在交流中,同学们感受到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乡村建设付出的努力,也收集到许多宝贵的一手资料,为后续实践报告的撰写和助力乡村发展提供了方向。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走出校园,在乡村一线增长见识、锻炼本领,也为建强村带来了新思想与新活力。未来,建强村将进一步深化与学院的合作,探索更多校地共建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