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乡村振兴

黟县西递镇绘就农文旅融合新图景
2025年07月01日 16:17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1日电 (金威)近年来,西递镇源川村以“一颗青梅”破题,探索出“产业筑基、文化赋能、机制创新”的农文旅融合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作为西递镇的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之一,源川村的实践正成为镇域经济转型的缩影,让传统村落借“梅”焕新。

产业筑基: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的跨越

  西递镇源川村曾以蚕桑、茶叶为主导产业,2017年起锚定青梅产业,创新“保护价收购+积分制补贴”机制,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逐步建成1200亩标准化基地,2025年青梅果产量15万斤,增幅达180%。同时,在镇域资源整合下,源川村联合杭州梅是酒业,成立徽猿酒业,投资2000万元建设现代化青梅酒生产基地,攻克青梅酒发酵工艺,开发15款深加工产品,年产能1000吨,附加值提升10倍以上。还依托高铁区位优势,推动“青梅小院”民宿集群、青梅酒研学中心相继运营,2024年集体经营性经济收入突破360万元,形成青梅“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

  机制创新:党建引领下的“共富生态圈”

  在西递镇党委牵头下,源川村成立“黟梅果蔬种植有限公司”,注册“黟梅”商标,2024年通过酒厂分红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联合镇域6村组建“共富联合体”,共享种植技术与销售渠道,推动青梅产业规模化发展。另外,在人才引育方面,引入国家一级酿酒师团队,培育本土技术骨干,提供1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年轻人回流。如今的源川村,正以“青梅产业第一村”为目标,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借力高铁经济拓展长三角市场,推动“黟梅”品牌不断成长。

  未来,西递镇将持续推动青梅徽宴、康养产品、特色产业开发,建设“长三角特色果酒产业集群”,通过“数字赋能+电商直播”打通高端渠道,让“青果子”酿出乡村振兴的“甜日子”。(完)

责任编辑:武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