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1日电 (余晨翔)歙县北岸镇瞻淇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统筹推进鱼灯文化的保护传承、活化利用与宣传推广,同时深耕农业产业发展,推动青梅种植规模化、标准化,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瞻淇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并荣获2021—2024年度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称号,古村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新活力。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这座浸润着千年古韵的传统村落,在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正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曾经,承载厚重历史的瞻淇鱼灯面临传承困境。村党总支迅速响应,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广纳民意,系统梳理鱼灯文化的历史渊源与艺术形态。在传承人的提议下,创新采用布艺替代传统纸糊工艺,经集体智慧打磨,焕新后的鱼灯以更富表现力的形态赢得市场青睐。

“2018年瞻淇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3万多元,经过多年努力,截至2024年,经营性收入已达170多万元。在村党组织引领下,村里农文旅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瞻淇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義华说。
随着鱼灯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瞻淇人选择返乡创业。他们不仅传承舞鱼灯技艺,更拓展出设计制作、体验教学、电商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如今村内鱼灯工坊林立,产品远销全国。
瞻淇村村民汪观海说:“鱼灯产业为我们吸引了大量游客,原本自发的舞鱼灯活动发展成对外销售的产业,极大增加了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以我经营的鱼灯馆为例,现在一年总收入约30万元。”
瞻淇村还创新引入整村运营模式,在各大互联网平台精心策划系列活动,通过发布短视频展示鱼灯制作工艺、举办线上鱼灯文化节等,进一步提升瞻淇鱼灯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希望更多的游客来到瞻淇村,一方面体验非遗鱼灯文化,另一方面感受古村落的独特环境与氛围。”瞻淇村整村运营负责人王宁说。
瞻淇村党组织始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群策群力推动农业与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推进青梅种植基地标准化建设,助力农户增收;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旅游旺季为游客提供引导、讲解等服务;建立党员帮扶机制,在农产品加工、乡村民宿运营等方面出谋划策……正是在党组织的凝聚与带动下,瞻淇村农业根基不断夯实,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发坚实。
汪義华表示:“荣获省级‘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称号后,我们始终思考如何将现有流量变现。2025年春节期间,村里业态还较为单一,接下来,我们计划加大部分业态投入,同时引导村集体和社会资本建设民宿,推动流量转化为实际收益。”(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