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文旅

黄山区以山水为媒 打造接轨世界的“国际化窗口”
2025年06月30日 15:22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6月30日电 (周骏超 王晨璐)韩国游客金秀珍站在翡翠谷的彩池边,手机镜头捕捉着碧水奇石。“这里美得像仙境,服务也周到!”6月20日抵达黄山汤口镇的第一天,她就感受到了惊喜。像金秀珍这样被吸引来的国际游客,正推动着这座黄山南麓的山镇加速蜕变——从过往的“换乘驿站”升级为全球游客深度探索的“国际会客厅”。

  本地导游崔明浩见证了汤口的变迁。“以前带团,汤口就是个歇脚点。现在客人主动要求多住几天,去露营、学采茶、体验文化。”这种转变源于当地政府推动民宿集群发展,激发民宿主打磨沉浸式体验的积极性。新加坡学生李志鸿在浮溪村辨识草药,“课本知识变活了,这种中药研学很独特!”俄罗斯的伊万则在东里生态园搭起帐篷,“大城市很棒,但这里的山水才是‘真实中国’。”研学、露营、温泉等特色项目,让国际游客从“路过”转向“沉浸”。

  细节同样重要。德国游客托马斯在翡翠谷景区轻松找到英文标识,更赞赏支付便利:“刷卡扫码都顺畅,还有‘红包码’小惊喜!”汤口镇核心景区全面覆盖中英日韩标识,铺设432户专属红包码,打造“大额刷卡、小额扫码”无障碍支付环境,“徽动消费”政策让便捷支付成为入境游客点赞的“加分项”。

  文化的深度连接让国际友人倍感亲切。托马斯在山语民宿学习行茶礼,“从采茶到品茗,每一步都宁静深刻,像参与生活而非观光。”美国游客埃文在溪竹山居学做月饼,“亲手做才懂‘团圆’意义,比看景点难忘。”最动人的是山屿溪爱琴海酒店为波兰夫妇定制的结婚纪念日仪式,“在遥远的东方,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这份“心之归处”的情感共鸣,成为汤口独特的魅力核心。

  2024年以来,汤口已接待21国超12万人次境外游客。“数字背后是认可,”汤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山水是底色,服务是保障,而文化带来的深度连接,才是核心竞争力。”眺望黄山群峰,导游崔明浩深信:“汤口早不只是看黄山的那扇‘窗’。它本身就是一座有魅力、有温度的国际目的地,是黄山拥抱世界的桥梁。”(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