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6月27日电 (张祖北)近年来,萧县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为民众办实事、解难题、增福祉,以更有温度、更暖民心的措施纾解民众难题,“兜”起了民众满满的幸福,“答”好了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广宣传、全覆盖,确保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该县坚持双线融合宣传。线上,积极通过政府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30项民生实事细则;线下,采用乡村大喇叭、黑板报等宣传医保、就业、补贴政策;同时在乡镇财政所、银行网点、集市等场所设立宣传点,发放政策“明白纸”15万余份、健康宣传材料8000余份。坚持定向推送。针对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通过“三公里就业圈”平台推送岗位信息,实现“家门口”就业帮扶;对残障人士、妇女等重点人群,入户讲解创业扶持、“两癌”筛查等专项政策。坚持透明监督。县纪委监委通过“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公示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发放流程和财政补贴标准,实现“申报-审核-公示-发放”全链条监管,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保稳定、惠民生,力促兜底政策全面落实
该县坚持动态监测。建立民政、教育、医保等11个部门的“月比对机制”,及时交换数据,动态监测困难人口变化。坚持常态化排查。定期开展“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专项治理”,入户核查救助对象家庭情况,杜绝“应保未保”或“违规享受”问题,确保精准救助。强化多维保障。2024年,全面落实民生保障政策:累计发放低保、特困补助7900万元,惠及16.6万人次;建成县乡村三级养老网络(267个站点)和老年助餐点106个,发放高龄津贴3340万元、失能补贴853万元;为残障人士发放补助3856万元,完成248户无障碍改造;保障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28人,发放资金867.88万元;医疗救助方面,资助6.94万低收入人口参保,实施住院门诊救助9594万元。
稳就业、促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该县积极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围绕功能性新材料、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链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4个,建设标准化厂房60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土地3500亩,直接创造技术岗位。以特色农业赋能就业。大力推广“一村一品”模式,发展辣椒制种、肉牛羊养殖等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2024年农村居民就近就业新增2519人。以创业扶持促进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培训创业人员430余人,带动就业近千人。以精准服务引导就业。做好校企协同对接,组织3所职业院校与12家重点企业赴高校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精准匹配岗位需求,收取毕业生简历306份,匹配度达83%。开展三维招聘牵引就业。创新“线上+线下+直播”联动招聘,锚定开发区、重点乡镇产业集聚区举办活动71场,提供岗位2047个,达成就业意向293人。
聚人心、送关爱,有序推进社会事务工作
该县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按月及时完成农村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相关台账及信息管理系统更新工作,将符合条件的群体纳入有关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全面落实雏鹰助飞计划,累计为22名大、中学生发放助学金,现金资助部分约4.4万元。开展“七彩夏日 爱满萧然”活动,为78名困难学生发放生活物资。开展退役军人帮扶活动,救助困难退役军人235人,并提供医疗补助、保险代缴等服务。开展节日送爱心活动,举办节日慰问、景区优待等系列活动50余场(次),覆盖民众12,000人次。
下一步,该县将持续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全力办好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让民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