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6月6日电(胡少杰)蚌埠铁路公安处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深化为民服务意识,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解决旅客急难愁盼问题。5月份以来,先后开展现金寻回、接力寻亲、紧急救助等好人好事260余件,挽回损失200余万元,深受广大旅客好评。
有“警”无险!百万现金极速寻回
“真没想到一百万现金能这么快找回来,这笔钱真的太重要了!”在蚌埠南站,失主张先生接过装着百万现金的黑色行李箱,感激地说。
5月26日9时许,蚌埠南站派出所民警接到G103次列车工作人员报警求助,称有位旅客将贵重物品遗留在列车上,需要交至蚌埠南站。接到消息后,蚌埠南站派出所副所长王家明立即联合铁路工作人员,迅速抵达列车预定停靠的站台等候。
当日9时56分,G103次列车准时驶入蚌埠南站。王家明与2名民警迅速上前与列车工作人员进行物品交接。为了确保物品安全以及交接过程规范,民警与车站工作人员在现场对行李箱进行了开箱查验,并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从高铁列车门缓缓开启到行李箱稳稳落地,整个交接过程仅用了短短30秒。
随后,王家明和铁路工作人员将行李箱带至车站会议室,并启用专业点钞设备对箱内的现金清点核对,确认箱内有现金100万元。王家明随即对现金的来源和用途展开了多方核查和信息甄别工作,以排除任何违法情况的可能性。同时,他及时与失主张先生取得了联系。电话那头,张先生激动地表示,他将立即从徐州东站赶往蚌埠南站取回失物。
看着失而复得的百万现金,张先生说:“警察同志,那是工友们半年的血汗钱啊!”原来,张先生在徐州东站接到急迫的电话后匆忙下车时,不小心将装有37名民工工资的行李箱落在了车上。
王家明叮嘱道:“带着这么多现金乘车,又是农民工工资,一定要小心保管!同时要谨防电信诈骗。”
漂泊20年,铁路民警暖心接力终团圆
近日,在淮北站派出所、蚌埠乘警支队和蚌埠市救助管理站的接力协作下,一位漂泊了20年的老人终于与家人团聚。
这段跨越二十年的重逢,要从一对失散兄弟说起。弟弟如今已年过半百,二十年前离家后便开始了流浪生活,家人虽多方寻找,却始终没有他的任何音讯。直到不久前,蚌埠市救助管理站发现了流浪的弟弟,在了解情况后,为他购买了回淮北的车票,希望能帮助他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当哥哥得知弟弟被救助且即将返乡的消息时,为弟弟终于有了回家的希望而感到无比欣喜,但又担心弟弟多年流浪,精神状态不佳,在旅途中再次走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哥哥急忙赶到淮北站铁路派出所寻求帮助。
淮北站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迅速展开行动。他们第一时间与蚌埠乘警支队值乘民警取得联系,详细说明情况,并提供了弟弟的照片、身份信息和体貌特征等相关资料。乘警在列车上仔细寻找,最终成功找到了这位老人。
列车缓缓驶入淮北站。站台上,民警和哥哥已等候多时。车门打开,弟弟在民警的搀扶下走下列车。哥哥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弟弟的手。20年的思念与牵挂,在这一刻化作了激动的泪水,兄弟俩紧紧相拥,泣不成声。

旅客醉倒火车站,民警暖心急救助
6月3日,淮北火车站里上演了一场救助行动。民警的果断救援与暖心关怀,让旅客转危为安。
当日10时许,旅客彭先生提着装有散装白酒的行李来到火车站安检口。根据铁路部门的明确规定,散装白酒属于违禁物品,严禁携带进站乘车。安检人员发现后迅速上前,礼貌且耐心地向彭先生解释相关规定,并建议他联系亲友前来取走白酒。然而,面对这一情况,彭先生却将整瓶散装白酒一饮而尽,随后返回车站试图进站乘车。
过量饮酒的后果很快显现。彭先生刚进站不久便醉倒在地,意识模糊,失去知觉。正在巡逻的淮北站派出所民警章炯磊发现异常,快速赶了过来。他第一时间蹲下,轻轻拍打彭先生肩膀,大声呼喊其名字,试图确认其意识状态。但彭先生因深度醉酒,毫无反应。章炯磊深知情况刻不容缓,他一边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有条不紊地组织现场秩序,疏散围观的人群,确保救援通道畅通无阻,为后续的急救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章炯磊并没有丝毫懈怠。为了确定该旅客的信息,他仔细查找彭先生的随身物品,终于在一本笔记本中找到了其家人的联系方式,并立即拨通电话,将彭先生的危急情况和所在位置告知对方。
救护车很快抵达现场。民警协助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彭先生抬上救护车,并一路护送至淮北矿工总医院。
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彭先生逐渐恢复了意识。身体状况稳定后,彭先生和家人专程返回火车站,找到民警章炯磊,向他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章炯磊温情提醒他们,今后出行一定要严格遵守铁路部门的相关规定,避免饮酒过量,确保旅途平安。
蚌铁公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这些平凡善举的背后,是铁警们守护旅客平安出行的坚守与担当。这些温暖瞬间,正汇聚成安全出行的亮丽风景线,让每一趟旅程都充满暖心与温情。(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