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6月5日电 (俞沐)随着最后一块草皮铺种完成,旌德县俞村镇碧溪河沿河路下俞村段提升工程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正式竣工。该项目历时2个多月建设,建成护栏240余米、贴砖步道300余平方米、景观凉亭1座,配套20盏节能路灯及300平方米绿化草皮,昔日河岸荒地变身村民“网红打卡地”。
项目启动前,俞村村通过“四议两公开”机制,组织村民代表大会1次、实地调研3轮,最终将碧溪河河道治理列为头号民生工程。“过去下俞村河道杂草丛生,步道坑洼不平,晚上黑灯瞎火。”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俞峰介绍,村民不仅参与方案设计,还自发成立3人监督小组,对施工质量等进行动态监管。
工程特别注重实用与景观融合,同步实施“安全+美观”双提升:240余米护栏采用防撞防腐仿木设计,保障汛期安全。徽派凉亭采用传统榫卯结构,翘角飞檐搭配青砖黛瓦,与碧溪山水相映成趣,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凉亭内设置休憩长椅,成为村民议事、纳凉的场所。20盏路灯按15米间距科学布设,内置光敏传感器,夜间自动调节亮度,年节能率达30%,同时避免光污染影响河道生态。绿化区特别选用麦冬耐湿草皮,既固土护坡又实现四季有景,与碧溪河“水清岸绿”的生态治理目标深度契合。
“后期我们将划分5个网格责任区,由党员干部带头认领绿化养护、设施巡查任务,还要进一步明确损坏赔偿标准和监督举报渠道。”该村项目负责人俞炜说。
“现在晚饭后带着孙子、孙女来散步,路灯亮堂堂的,还能在凉亭里听村民们聊天讲故事。”村民江传花指着新落成的景观带,笑称“像住在公园里”。
这条生态走廊不仅成为了村民休闲的新地标,还通过“一事一议”机制实现了“村民事村民定”。今年以来,俞村村共收集民众意见建议45条,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21个,真正让民生工程成为凝聚民心的“连心桥”。(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