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5月5日电 (潘志伟)“五一”假期,黟县宏村镇以文旅融合为笔,将非遗活态演绎与暖心宠客服务融为一体。
在非遗体验中心,徽州鱼灯制作正在这里开展,“篾条要浸足春露才柔韧,编鱼灯骨架最考验火候。”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游客们围坐,将细篾穿插成鱼形轮廓,再糊上轻透的桑皮纸,描几笔红黄鳞纹,一盏非遗鱼灯渐渐成型。
转角处的烟火气同样诱人。毛豆腐在铁板上煎得金黄,混着腊肉笋煲的咸香飘满小巷。镇政府大院里,机关食堂面向游客开放的10元“暖心套餐”前排起长队,杭州游客陈先生拿起一块徽州烧饼:“没想到能在政府食堂间吃到地道的徽州小吃。”
为让游客畅享假期,宏村镇早已设置好临时停车场。新增的2600个临时车位化解停车焦虑;百名“小宏帽”志愿者分散在景区各个角落,时刻为游客服务。更让人安心的是“30分钟维权响应”机制,旅游快速理赔基金立即启动先行赔付。“原本担心要很长时间,结果五分钟就解决了!”游客点赞的不仅是效率,更是这座古村的诚意。(完)
责任编辑:武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