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5月3日电 (何妍)“五一”小长假,在安徽黟县西递古村落里,游人如织。西递镇高度重视,精心谋划,以“绣花功夫”将暖心服务和文旅巧思装点在这座千年古镇的每一个角落,让非遗技艺与明清建筑交相辉映,特色美食与传统文化相映成趣,促进西递镇文旅不断升温,开启“宠客”模式。

“一出黟县东站就有志愿者帮我们拿行李,一进景区服务就更热情了,不仅分发旅游手册、进行交通指引,茶水也是不间断供,这次出来玩的体验感可是好极了!”一位来自杭州的游客笑盈盈地说。
据了解,西递镇创新设置了四个不间断茶歇点,在这里游客可以歇歇脚、打打卡,喝西递霭峰尖石墨茶,品西递石印村腊八豆腐,听安徽好人胡晓雯讲西递故事。同时还设置了15个志愿服务咨询点,建立了党员、青年、巾帼、西递大妈、义务打更队6支“递送美好”志愿服务队伍,招募了621名志愿服务者,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交通引导、纠纷调解、医疗救助等多样化细致服务。
千年古村西递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徽州楹联匾额、余香石笛技艺、徽州祠祭等多项省级非遗项目,也孕育了一批精通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自年初开始,西递镇积极谋划“五个一”方案,深挖各村的非遗项目,招募培养了一批精通技艺的手艺人,组建了西递板凳龙、石印凤舞、潭口稻草龙、叶村扁担舞等六支非遗表演队伍。“五一”期间,西递镇以古村落为舞台,开展为期五天的民俗展演巡游会,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样化途径招募游客参与其中,从“观众”化身为“参与者”,从“游客”转变成“传播者”,角色的转变让旅游体验更加的有温度、有深度。
从2024年以来,西递镇推进村企合作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升级整合医疗、康养、文化资源,盘活了13栋闲置农房,构建数字化和智慧化平台,打造潭口乡村旅游项目。据了解,“五一”期间46间旅居客房全部都预定满了,游客不仅能享受自然氧吧,欣赏田园风光,还可以体验智能家居服务。
下一步,西递镇将实行“景区+商家”合作模式,推出无人机配送咖啡、文创产品服务,为传统的古村注入科技新活力,让游客玩的开心、吃的满意、住的舒心。(完)
责任编辑:武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