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低碳理念贯穿农业生产全链条,创制发布《沿淮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推荐技术指引》,集成创新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生态强化农田创建技术、智慧生态无人农场创建技术等20余项新技术,并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训平台,引导生产者转变发展理念,提高技术水平,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中心主任、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颍上试验站站长王冠军说:“试验站建站以来我们立足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提成和政策体制机制创新,2023年我们颍上县绿色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19位。”
通过各项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运用,2024年,颍上县小麦总产11.93亿斤,同比增长1.06%,秋粮预计产量14.67亿斤,同比增长3.16%。而在粮食生产末端——粮食产品加工方面,颍上县充分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并全程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集成“收获减损—加工减损—营养减损—风味减损”全链条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实现水稻收获环节籽粒损失率降低到2%以下,加工碎米率降低到5%左右,大米“黄金赏味期”延长到60天以上。
颍上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和对外合作股负责人谢宁宁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稻米为主导产业,保存沿淮水稻种质资源475份,优良食味稻米品种占比70%以上。2024年稻米全产业链实现产值51.3亿元,培育知名企业品牌18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产品4个,认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颍上大米”1个,目前我们园区内拥有国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稻米联合体3家。”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颍上县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力促全农业向工业化方向转型、向全产业链发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