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19日电 (余克俭 记者 张强)随着春节临近,各式传统民间小吃迎来了热销的黄金时期。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制糖手艺人张勤俭一家开始忙着制作寸金糖。
走进镇东村老张糖坊,张勤俭正站在一口大铁锅前,全神贯注地观察着糖浆的颜色变化,不时轻轻搅动手中的长勺,确保糖浆能够均匀受热。
寸金糖因其每根糖条约为一寸长而得名,其外观银光闪闪,形如金条,裹满了脱皮的芝麻,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制作寸金糖的关键在于火候和时间的掌握。”张勤俭指着正在沸腾的大铁锅说,“我们采用特制的柴火灶,以便更好地控制温度,确保糖浆在最佳状态下成型。”在熬制过程中,他时刻关注着糖浆的状态,一旦发现颜色有轻微变化或起泡现象,便立即调整火力大小。
当糖浆达到理想的状态时,张勤俭眼疾手快,迅速将其倾倒入特制的平锅中。待糖浆冷却至半凝固,便送入拉白机中,进行拉白处理。随后,张勤俭与同事们默契配合,一边用力扯拉着糖条,一边精准地切割。最后,这些糖块儿被轻轻倒入自制的“振动机”中,瞬间被脱皮芝麻均匀包裹,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张勤俭对于糖点制作的执着与热爱,不仅仅体现在他对工艺的精益求精上,更在于对食品安全的严格把控。“我们虽然是小作坊,但产品质量绝对不含糊。”张勤俭每年都将自家生产的寸金糖等糖点送至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全面的质量与安全检测,这不仅是为了满足市场的监管要求,更是为了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放心。
据了解,不仅有闻名而来的老顾客特意赶到老张糖坊体验这份传统手艺带来的甜蜜滋味,还有外地的商贩前来进货。来自溧阳市社渚镇的商贩戴福兴说:“我今天拿了四袋杠子糖、三大袋寸金糖,他的货很好的,我一直买他们的货。”
“我希望有一天,寸金糖不仅仅是一种糖果,它能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每一个品尝到它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甜蜜。”张勤俭说。(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