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1月14日电 (殷晓庆)“村委会修的这条机耕路真是太好了,毛竹终于可以下山喽!”望着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竹海,旌德县三溪镇霍家桥村村民洪光荣开心地说。

近年来,随着霍家桥村小河里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的稳步推进,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其中在阳家组新建的这条长达100米、宽4米的机耕路,不仅改善了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更为本地毛竹产业发展打通了一条“生命线”。
据了解,这片竹海占地50多亩,从前因交通不便,运输成本极高,运输过程费时费力,农户难以将竹林资源转化为财富。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霍家桥村新开辟的机耕路打破了这一困境。有了这条新机耕路,伐竹工人的小型货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能够直接开到山脚下,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盘活了竹林资源。
“在我们小组的土地资源里,平原较少,山地、丘陵居多,非常适合毛竹生长,而且毛竹生长周期短,2到3年就可以从竹笋长成可售卖的成竹。今年我家的10亩竹林,预计可产40000斤成竹。”阳家组的村民组长马有亮说。

在霍家桥村,除了种植毛竹以外,竹林砍伐也是“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了不少村民就近就业。“每年这个时候把家中的水稻收割完,我就出来做砍伐毛竹的工作,人工用斧头把粗壮的成竹砍下,去掉多余的竹枝,然后肩扛下山,装车卖到毛竹加工厂。虽然过程很辛苦,但是一天算下来也有260元的收入,既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又方便照顾家人。”有了砍伐毛竹的收入,家住模坦组的村民任大保心中底气更足。
路畅则业兴。三溪镇霍家桥村将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打通乡村发展的“产业路”“致富路”。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毛竹加工技术和企业,提升毛竹产品的附加值,推动毛竹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并结合乡村旅游,打造以竹海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带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让霍家桥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宽。(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