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1月14日电 (周海蕾 杨再云 张志红)近日,桐城市民杨某手拿一面写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热情护理精心”的锦旗,向桐城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张医生、陈医生送上了自己最真挚的感谢。
据了解,不久前,该市人民医院成功为杨某进行了下肢股动脉血管搭桥手术,这也是该院首次开展此种手术,填补了医院在血管外科领域的又一项技术空白。
“这项手术的突破,得益于我院成立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诊治分中心,省级专家真带真教,让我们有了独立开展手术的能力。”张医生介绍。
据悉,2023年12月,桐城市政府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政府出资金、搭平台、优政策,推动人民医院与安医二附院多个科室合作共建。今年来,双方重点在能力提升、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层次合作。
省级专家“授之以渔”,把诊疗水平“带起来”
坚持省级专家诊前诊后“两手抓”,是该市用心服务民众、推动医院提高诊疗水平的重要举措。专家坐诊前,医院提前调取预约患者的相关病例及前期查验结果供专家分析研判、摸清患者“病灶”,提高了诊断的及时性、准确性。坐诊后,邀请专家进行教学查房、病例书写培训等,并通过开展学术论坛、科室例会及疑难病例会诊等,真正把合作科室的专业水平“带起来”。
据悉,为有效满足民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该市摸排选取县域外就诊率排名靠前的10余个病种,重点支持市人民医院与安医二附院在血管外科、消化内科等18个重点科室开展对口合作,由省级专家每周五定期下沉为当地民众把脉问诊。
当地医护“拜师学艺”,促服务能力“提上来”
为最大限度用好专家资源,该市人民医院以合作科室为单元,建立“师带徒”制度,组织年轻医护1对1拜师学习,并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手术模拟活动,真正把专家们的经验技术学习好、运用好。同时,该院还组织了30余名年轻医护到安医二附院合作科室跟班学习,积极培育一批专业素养高、服务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目前,该院18个合作科室中,已有10个科室在诊疗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
共同建设“名医名科”,让老百姓就医费用“降下来”
10月上旬,桐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5个学科获批安庆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标志着该院与安医二附院的合作再结硕果。
据悉,今年来,该市把与安医二附院共建“名医名科”作为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就医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在合作中共享省级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新兴诊疗技术成果。
在“名医”方面,该市人民医院与安医二附院及长三角地区三甲医院有关专家已经建立10个“名医工作室”,通过专家定期坐诊和远程诊疗等方式,当地民众在“家门口”就能挂上名医专家号,实现就医少跑腿、医保好报销。在“名科”方面,该市人民医院与安医二附院形成学科建设共建共享机制,省级专家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坚及等级提升等方面全领域“传帮带”,目前该院已拥有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7个,当地民众在县域内即可“近”享高水平医疗服务。
据初步统计,今年1至10月,该市人民医院的住院人次同比增长约6.8%,与安医二附院合作以来,约2000余名有外出就医意向的患者选择留在该院就诊就医,累计为患者节省就医费用170余万元。(完)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