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1月13日电 (周晓霞 王晨璐)开花开出蜜来,结果结出油来。初冬时节,黄山区仙源镇弦歌村的千亩油茶林郁郁葱葱,果实挂满枝头,村民穿梭其间,正忙着采摘“致富果”。

在弦歌村的油茶基地,村民唐桂花正在拉着枝丫采摘油茶果,她身后的编织袋已经快撑满了。看着眼前压弯枝头的油茶果,唐桂花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从种植、除草、施肥到采摘,我都参与其中。每天采摘油茶果能挣90块钱,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
油茶种植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从除草、施肥、修枝到采摘、晾晒、榨油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目前,该基地已全面进入采摘期。采摘结束后,油茶果经过一周左右的晾晒就可以进行榨油。今年的鲜果预计能榨出2万多斤茶油。“别小瞧这小小油茶果,浑身都是宝,籽可榨油,果壳可做污水处理剂,油茶枯饼提取茶皂素后,又是很好的有机肥和饲料,综合利用价值非常高。”据仙源弦歌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小凤介绍,油茶盛果期长达50至80年,可一次种植、多年采收,生态效益显著,是山区农民的“绿色银行”。
“今年油茶果结得更大更密,我们油茶基地也已经扩规到3000多亩,预计产鲜果30余万斤,产值大约达100万元。”王小凤提到,以前村里有种植油茶的经验,但缺乏技术和管理,产量非常低下,得益于仙源镇农技专家的定期上门指导服务,油茶基地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和产量。
“昔日满山荒,如今满眼绿,村里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路子。”据仙源镇弦歌村村委委员王慧敏介绍,油茶作为仙源镇弦歌村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利用林地资源丰富、土壤深厚、排水良好的自然条件,持续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带动当地村民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弦歌油茶专业合作社已累计为弦歌村集体增收约113万元,发放社员务工工资485万元,社员保底分红100多万元。
王慧敏表示:“接下来,弦歌村准备打造万亩生态种养基地,不断延长产业链,实现以油茶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
责任编辑: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