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14日电 (李雯 相倩倩)“‘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云究竟是什么做的?”“当有激烈天气现象时,雷达回波图上出现黄色、红色就像一碗番茄蛋花汤”“气候行动最前线,你我都是践行者!”……8月12日,2024年安徽、新疆两地中小学生气象科普竞赛总决赛在黄山落下帷幕。
本届大赛由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旨在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传承气象文化,激发青少年对气象科技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安徽、新疆两地青少年文化交流,深化皖疆青少年友谊。
大赛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分为安徽、新疆两个赛区,自启动以来受到了两地师生的广泛关注,是安徽省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形式最丰富的中小学气象科普活动。活动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安徽、新疆各地(州、市)对所征集的作品各自进行初评并推荐参赛作品,第二阶段由两地组委会各自对推荐作品进行评审,经过一个多月的严格初评和复审,最终共计19名参赛选手成功晋级第三阶段的总决赛。
决赛现场精彩纷呈,从“菠菜番茄蛋汤里的降水秘密”,到“追随风的脚步”,再到“挑战不可能-科学实验秀”,参赛选手们以科普作品展演、科学实验秀、科普讲解等多种形式围绕2024年世界气象日主题、生活气象知识、我与天气的故事等内容,结合古诗词、二十四节气等中国传统文化和实际案例,采用道具演示等多种手段展开了精彩讲解,生动诠释了气象科学的魅力。选手围绕《二十四节气——大寒》这一主题,生动阐释了大寒节气的由来及传统习俗;在《“凭空造云”科学小实验》的展示中,选手生动、形象地演示了云的产生原理;而《2024年初混合相态降水原理探究实践报告》则展现了同学们的科学探索精神,选题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安徽黄山的程汪菡、新疆博州的斯蓉两位选手斩获本届大赛特等奖,17名选手分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大赛还授予25家单位优秀组织奖。
现场评委表示,参赛选手们采用喜闻乐见的展演形式,巧妙地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既为公众普及了有趣又实用的气象科学知识,也展现出选手们对气象科学的深入理解,彰显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参赛选手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宽了他们的科学知识视野,也为皖疆两地青少年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让两地孩子结下友谊之情。
大赛还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以“感受徽风皖韵,领略气象风采”为主题,为期5天左右的科普研学活动。在赛后的研学活动中,选手们前往黄山光明顶气象站、宏村、寿县博物馆以及中国科技大学,体悟安徽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气象科技。(完)
责任编辑: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