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文化活动

安徽宿松:村村有好戏 人人爱看戏
2024年07月17日 18:27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17日电(陈玲丽)“咚咚锵、咚咚锵, 咚锵、咚锵、咚咚锵……”戏没开演,锣鼓先响。人声鼎沸,锣鼓喧天。老百姓耳听着锣鼓声,相互传递着信息:“又有敲锣打鼓的,听着像是在村部广场那里。”“我也听见了,肯定是送戏的又来唱戏着。”“走看看去,我最喜欢听唱戏。”

  在孚玉镇六圩村的戏台前人头攒动,板凳、马扎围了好几圈,站着的、踮着脚尖的、坐在三轮车上的,还有坐在老爷爷肩上的孩童,手里拿着芭蕉扇的奶奶们,不断赶来的民众把演出场地围个水泄不通。7月18日,宿松县2024年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演出任务取得实效,完美收官。

以文化人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宿松县文旅体局扎实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深入全县23个乡镇213个行政村(社区)演出达213场次。活动既丰富了民众精神文化生活,又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把民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送到老百姓家门口,满足民众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需求,以文化人,让文化广场和乡村舞台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切实做好2024年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确保送戏惠民出实效,宿松县文旅体局组织召开工作部署会,制定实施方案、严审院团资质、加强招标管理,明确目标任务。根据任务要求,严格把关细节,加强监督管理,强化送戏全过程监管,做到“三个不能演”,即“未提前宣传不能演”“恶劣天气不能演”“观众人少不能演”。科学合理安排演出时间,在春节等传统节假日期间加大送戏频率,加大活动宣传和服务,提高民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对于一位青年演员来说,每个角色都是一次机会和挑战,每场演出都是一次锻炼和提高。只有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基本功以及精湛的表演才能打动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宿松县新黄梅演艺责任有限公司青年演员方灼说。

以文惠民

  在“送戏进万村”的过程中,宿松县打破传统“一村一场戏”模式,突破行政区划范围,对人口较少、毗邻相近的行政村实行联合演出,同时积极探索“送戏+”新路径、新举措,充分发挥民生实事实效。通过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媒体传播,持续开展免费送戏进景区、进街区及商业综合体,将送戏演出与本地特色樱花节、茶文化旅游艺术节、龙虾节系列文艺汇演等农文旅活动相结合,在增加农文旅活动内容基础上,吸引更多民众参与送戏进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农文旅、商文旅、体文旅一体发展。如今,送戏已常态化进景区、街区,商业综合体聚集了人气爆棚的场面。这些常态化的惠民演出极大地拉近了艺术与民众之间的距离,让人民民众在家门口就能常看戏、看好戏。

  “今年送戏根据村民需求,宿松县文旅体局精心安排了8场传统大戏,演出过程中注重实施“送戏+”防诈骗、交通知识、法律宣传等,让老百姓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惠及民众近3万人次。”程岭乡文化站站长石玉琴说。

  以文惠民,一系列富有“民味”“传统味”“文化味”的文艺活动和文化服务,为百姓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氛围,也凝聚起和谐文明的精神力量。

以文润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深入推动文化惠民进乡村活动中,宿松县创新载体、丰富形式,让“民众办、民众演、民众看”成为文化生活的新方式,让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根植于心,让欢声笑语传进千家万户,传遍村居每一个角落,浸润每一位百姓心田,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村村有好戏,人人爱听戏,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见证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崭新面貌。以文润心,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推出各种惠民措施,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事业,用大舞台展现新时代乡村的美好生活。

  “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演出质量,为人民民众多送戏、送好戏,把更多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资源送到老百姓身边,丰富民众文化生活,真正将文化惠民、服务百姓落到实处,不断提升人民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宿松县文旅体局局长吴辉说。

责任编辑: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