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文化活动

安徽芜湖:心意六合拳 芜湖本土武术的一块瑰宝
2024年07月08日 11:38 芜湖新闻网

  在芜湖本土武术中有一块瑰宝,即心意六合拳。近百年来,芜湖心意六合拳植根于芜湖地域文化的肥沃土壤,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芜湖地域特色和人文特点的优秀民间武术拳种。2023年6月,芜湖心意六合拳被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芜湖心意六合拳经傅克源、解和平、柯鸿华、周春宝、陈军等人的传播,习练人员越来越多,而且逐步从私下传授、研练到公园和街头巷尾公开演练,成为人们增强体魄、锻炼意志的好帮手。

  源出古拳 自成体系

  心意六合拳又称守洞尘技、十大形,是我国著名的集搏击、健身、养生于一体的优秀传统武术拳种,与太极、八卦并称三大内家拳,是武术界公认的“长寿拳”。2008年由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据介绍,芜湖心意六合拳与各地心意六合拳一脉相承,均源于古心意六合拳。古心意六合拳传说始创于宋朝名将岳飞,明末姬际可于终南山访名师得岳武拳,经融合六合枪术形成心意六合拳基本招式并发扬流传至今。心意六合拳第八代传人卢嵩高和宋国宾两位武学大师于20世纪20年代来安徽履职,期间传入袁式心意六合拳,促进了心意六合拳在整个安徽境内的传播与发展。芜湖心意六合拳经历了第一代宗师卢嵩高、第二代传人解兴邦、第三代传人解和平、第四代传人陈军、第五代传人贾庆太等,成为芜湖及长江流域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拳种之一。

  芜湖心意六合拳代表性传承人陈军,现为安徽省武协心意六合拳委员会副会长、芜湖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市武术协会心意六合拳研究会会长。他告诉记者,芜湖心意六合拳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芜湖心意六合拳以身传口授,父传子,师传徒,代代相传的传承方式延续。

  动静结合 老少皆宜

  今年71岁的陈军,自6岁习练武术,潜心钻研刻苦磨练心意六合拳六十多年。2015年经市体育局批复成立芜湖市武术协会心意六合拳研究会,陈军任会长。“20世纪60年代后期,我跟随(芜湖)心意六合拳第三代传人傅克源门内私密学习心意六合拳基本功法,80年代初拜(芜湖)心意六合拳第三代传人解和平名师门下,系统地学习心意六合拳技艺,深得两位恩师悉心传授并严遵师训研习至今。”陈军说。

  芜湖心意六合拳要领为“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和”;其拳术动作以“鸡、鹰、燕、鹞、猴、熊、龙、虎、马、蛇”等十种动物象形取意,古称为“十大形”。以“践步、跟步、垫步”为主要步法,演练主要有“四把锤”“七星”“短打”等,主要器械为盘龙棍、独金棍、梢子棍、鸡头镰等。具有“实用、长寿、易上手”的特点;动静结合、松紧互换,练养身心,适应任何群体,男女老少皆宜,具有强筋骨、坚内脏、内按摩、通经络、延年益寿的功效。尤其是对长期亚健康人群能有效调节阴阳平衡,提高体能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康养理疗效果。

  从幕后走向台前

  陈军介绍说,芜湖因水而兴,历史上曾经江边码头众多,码头上的各色帮会也多,许多码头工人就练习芜湖心意六合拳来强身和护身。20世纪80年代起,芜湖心意六合拳“从幕后走向台前”,迎来了大发展。他常走访各地名家,共同研讨心意六合拳拳理精髓,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传统武术比赛以及公益性展演,获得金牌银牌近百枚,陈军自己也多次获得名家表演一等奖等。

  值得一提的是,陈军带领芜湖心意六合拳团队积极开展“非遗文化六进”公益活动,以线上、线下培训普及学习基本功法以及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普及推广与传承研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陈军还受邀为皖南医学院武术特约指导老师和学校外聘武术教师。目前,芜湖心意六合拳有专业训练基地(馆所)三处、教学点两处。传播拳艺达400余人,学生遍布省内外,受众人员达5000余人。尤其是自2015年以来,陈军18次南下福建传授拳艺,使得芜湖心意六合拳在闽南大地健康发展,也促进了芜湖与泉州两地的文化和经济的交流、发展。

  陈军表示,他已经着手把自己几十年的习艺体悟和对拳理拳法的心得笔记,逐步整理成册,为后辈传人留下宝贵的拳艺财富。让更多的人参与、支持、保护和传承芜湖心意六合拳,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精神。

责任编辑:刘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