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经济园区

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价值链融合创新论坛在合肥举行
2024年06月22日 10:29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6月22日电(江芮 智晨)6月21日,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价值链融合创新论坛在合肥举办,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通过前沿技术路线与实践经验分享,国内外最新政策与标准解读,旨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推动其朝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迈进。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迈入规模化、全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正在向全球辐射。近年来,作为安徽的“首位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整车生产、零部件供应、政策支持等方面成绩显著。今年一季度,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20.7万辆,同比增长45%,占全国比重提升至9.8%。安徽已然成为中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合肥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赵凯表示,合肥市作为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引领区,依托已有产业基础和条件,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围绕在全省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合肥高新区突出创新和技术优势,在培育支持优势企业、壮大提升产业规模、打造协同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

  TÜV莱茵合肥分公司总经理张海峰介绍,TÜV莱茵凭借在车辆检测认证领域逾百年的经验和技术积淀,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本地化的一站式服务,协助车企加强安全和品质管控的同时,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高效开拓全球市场。希望借此契机,搭建行业技术交流与创新合作的平台,为安徽乃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论坛上,合肥创新院院长吴仲城发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化全场景的思考与实践”主题演讲;蔚来ESG可持续发展部及企业质量部总监臧海菲分享了企业在ESG领域的实践经验;电池材料专家冉令兵博士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的全球趋势与热点进行了解读。

  TÜV莱茵专家们则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出海安环合规综合挑战及对策、ESG建设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人员能力培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化学测试、UN R155汽车网络安全认证实践、新能源汽车出海必备无线指令要点、功能安全与网络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和解析。

  “IATF 16949第6版”专题技术分论坛对新版认证规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分享了当前汽车工业IATF审核的特点;“充电桩”专题技术分论坛则聚焦充电桩新标带来的设计和验证、欧标充电桩协议、CE-MID认证、充电桩全球市场准入等内容进行了细致讲解。

  此外,TÜV莱茵与合肥创新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共同开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等领域的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和研学交流,致力于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地、创新资源汇聚地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助力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TÜV莱茵大中华区交通服务业务发展副总经理李江、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总经理杨家玥、客制化服务技术专家符史良围绕“为新兴产业保驾护航”与媒体代表展开主题交流。

  据悉,本次论坛由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携手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共同举办,其中TÜV莱茵车辆检测认证服务始于1904年,针对新能源汽车领域,可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涉及新能源汽车整车、核心部件和充电设施等多领域,同时在管理体系方面为企业提供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等一系列基于国际认可标准的认证服务。(完)

责任编辑:刘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