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祁门蛇伤疗法何以成为“毒蛇克星”?
2024年06月12日 23:28 中新皖事微信公众号

  俗语说“端午至,五毒出”,端午时节炎热潮湿、草木繁茂,蛇虫活动频繁。

  时处蛇类活动的高峰期,端午之后的夏季不仅是防蛇的重要阶段,也是安徽省祁门蛇伤研究所诊治和科研最为忙碌的时节。

  作为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蛇伤研究中心,位于黄山市祁门县的祁门蛇伤研究所是中国首家集蛇伤研究、治疗和药物生产于一体的科研机构,也是亚洲较大的蛇伤救治基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祁门的深山,一方传世的蛇伤良方如何在新安医学和御医传承的背景下诞生?如何在现代医学和技术的引入下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地为安徽省内、长三角、两广等地甚至是国外的蛇伤患者提供诊治以及预后的高效疗法?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走入忙碌的祁门蛇伤研究所,在众多的毒蛇标本、蛇药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进程以及蛇药诊疗的实践中,一窥祁门中医药学的发展演变与延续百年的探索精神。

安徽祁门蛇伤研究所。张雨生 摄

传世非遗 源于道地的新安医学

  祁门自古崇尚医学,医风昌盛,名医众多。

  据不完全统计,祁门史载名医190余人,医书40余部250多卷。尤其明清之际,祁门先后共出过21名御医,涌现一大批医学大家,不但享誉当世,而且名播海外,影响深远,为全国所罕见,故祁门有“中国御医之乡”的城市名片。

  与祁门的新安医学一脉相承,祁门蛇伤研究所从传世医学中走来,在时代的发展中被赋予了特殊使命。

  如今,享誉国内外的“祁门蛇伤疗法”便是研究所在清朝乾隆年间的祖传方剂的基础上,通过几千次试验,吸收了历代新安医家的蛇伤治法研制而成。

  1965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祁门蛇伤研究所正式成立。研究所最初以新安医学中的蛇伤救治和蛇药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传承的同时,为久遭毒蛇之痛的多地山区人民带来与时俱进、治之有效的疗愈方式。

  追根溯源,祁门蛇伤疗法的诞生与祁门县的祁蛇息息相关。祁蛇是我国特有的蛇种,又名蕲蛇、白花蛇、五步蛇、方胜板等。因其蛇头为三角形,身子短粗,尾巴细而短,吻端延长向前突起,所以也叫尖吻蝮。

  祁门自然环境极宜其生长繁殖,为祁蛇主产区。祁蛇全身都是宝,是一种与麝香、鹿茸齐名的动物药材。

  在中医学里,祁蛇性温,味甘,有毒,《本草纲目》中称之“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主治中风、惊风、麻风、癞癣、痹痿等顽疾。

  祁门蛇伤疗法是新安医学的瑰宝,以传统“祁门蛇药”及特色蛇伤疗法来治疗各类毒蛇咬伤,尤其擅长治疗五步蛇伤。百年来,对于祁蛇蛇毒的研究以及中医秘方是祁门蛇伤疗法根基所在。

  2013年,“祁门蛇伤”治疗秘方入选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蛇伤所成为新安医学非遗传承基地;2021年,“祁门蛇伤疗法”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连年增长的临床治愈率共同成为祁门蛇伤研究所“与蛇共舞”,戮力奋斗的最好注脚。

安徽省祁门蛇伤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取五步蛇蛇毒。张雨生 摄

蛇伤良方 救治有道的独门“秘籍”

  眼下,祁门蛇伤研究所的诊疗区病房的蛇伤患者逐渐增多。

  据祁门蛇伤研究所所长倪永松介绍,祁门蛇伤研究所通过自行研发的“祁门蛇伤疗法”, 结合国内先进的专业技术经验,至今累计成功治愈数万例各类毒蛇咬伤。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被蛇咬伤的人也越来越多。”倪永松说,“2023年共有被蛇咬伤患者门诊有1000多例,680余人入院,其中200多例为五步蛇咬伤,我们运用祁门蛇伤疗法,达到了98.6%以上的治愈率。”

  “之前没有蛇毒血清,老百姓被蛇咬伤之后,都是在农村里用新鲜草药打碎之后敷在伤口处,然后再口服中药,对蛇伤确实有一定疗效。如今,祁门蛇伤疗法就是以民间方法为基础研发而成。”倪永松介绍道。

  在蛇伤医疗领域,有一种说法:祁门蛇伤疗法是“毒蛇克星”,只要到了这里,被毒蛇咬伤就有希望了。“这次我能死里逃生,真是要谢谢这里的医生,水平是真高”,正在所内接受治疗的连阿姨如是说。

  连阿姨是池州石台人,4月29日,她在家砍竹子时不慎被五步蛇咬伤,两个小时到达祁门蛇伤研究所入院。治疗十余天后,连阿姨的手臂还有点肿胀,仍然需要每天换敷涂抹“祛瘀散”。

  为其换药的郑医生表示,刚入院时,连阿姨的整个手臂都是乌黑肿胀的,现在肿胀明显消退,部分功能已逐步恢复,还需要坚持每天自己按摩刺激手部肌肉,配合药物治疗后再过些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倪永松说,祁门蛇伤疗法注重早期解毒排毒,中期扶正固本,后期活血化瘀等系统治疗,解决了蛇伤“休克、肾衰竭、感染坏死”三大难关,经过十余代人的不断传承与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体系完整的蛇伤疗法。

祁门蛇伤研究所所长倪永松。张雨生 摄

医生正在为蛇伤患者涂抹祁门蛇药“祛瘀散”。张雨生 摄

药剂师正在为蛇伤病人后期康复配制熏蒸中药材。张雨生 摄

科研向前 健康普惠的成果转化

  皖南山区产蛇,尤以祁门为最。从古至今,百姓如被蛇所伤,大多求治于民间医方。所以,新安医学一脉有着蛇伤治疗的悠久历史。

  承接蛇伤治疗民间探索的祁门蛇伤研究所一直在进行研究成果普惠的实践。走进祁门蛇伤研究所,这里不仅有各类毒蛇研究和科普的图画,还有该所成立至今的荣誉与成就。

  上世纪80年代,祁门蛇伤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大学、安徽中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等多家高校联合完成“五步蛇毒化学成分及毒理研究”、“蛇伤蛇种早期诊断研究”等多项课题。

  59年来,祁门蛇伤研究所关于皖南地区毒蛇毒素的基础研究与研究成果为中国蛇伤救治和毒蛇资源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该所研制的“祁门蛇药”更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现在,祁门蛇伤研究所关于祁蛇蛇毒等研究成果转化的药剂走向其他医疗领域。

  倪永松介绍,研究所通过加强蛇类特色研究,不断拓展应用治疗各类无名肿毒、蜂(虫)蜇伤、顽固性皮肤病、风湿免疫类疾病、癌症等初步取得了可喜成效。

  “我们最新研发了‘三不怕’产品——不怕咬、不怕痒和不怕痛,非常适合在户外工作的人群。”倪永松表示,所里研发的祁门蛇药胶囊、祛瘀散两个中药院内制剂,被纳入《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医疗机构制剂和中药饮片目录》,于2023年6月1日开始执行。”

  近年来,祁门蛇伤研究所成功申报“祁门蛇药”中药制剂2个,自主研发院内调剂10余个,蛇药胶囊、祛瘀散及蛇伤急救包,先后被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全省应急采购药品,造福更多患者。

  在治疗国内蛇伤患者的同时,祁门蛇伤研究所的课题研究还走出国门,成为医学国际交流的桥梁。目前,研究所与俄罗斯、南非、日本、斯里兰卡、泰国等均有学术往来,积极进行着国际蛇伤研究的合作交流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祁门蛇伤研究所还入选了安徽省首批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研究所成为第一批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后,为传承和弘扬新安医学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对扩大蛇伤研究所交流合作和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徽中医药科学院蛇伤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非遗祁门蛇伤疗法传承人汪胜松说。

科研人员将蛇毒组分样本放置样品盒内进行检测。张雨生 摄

祁门蛇伤研究所部分研发药品展示。张雨生 摄

  立足于新安医学的丰盈宝库,近年来,黄山市深入实施新安医学振兴工程,加快“新安名方”向“新安名药”转化,推动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

  作为传承新安医学、祁门御医文化品牌的践行者,祁门蛇伤研究所对于蛇伤疗法的现代研究、临床诊疗以及成果转化便是创新传承的实践缩影。

  面向未来,祁门蛇伤研究所将继续发掘和整理新安医学宝库,以非遗保护促进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围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主导产业,加快祁蛇与新安中医药特色创新产品研发,加强新安道地药材研究与利用,努力打造国际蛇伤防治中心和蛇类医药研发与生产基地。

  百年前,祁门蛇伤疗法受祁蛇伤人的影响逐渐成方,救治了诸多百姓,见证了新安医学的发扬光大;百年后,祁门蛇伤疗法不仅成为治疗疑难杂症的研究依托,更是中医前行与世界医学交流的文化纽带。

  沧海桑田,祁门蛇伤疗法的故事仍在时间的轨道上继续向前,书写着新的故事。

  (作者 张雨生)

责任编辑:刘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