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6月7日电(黄煌 张爱萍)6月4日,中铁上海工程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会在安徽芜湖成功召开,会议提出的以实施“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保障服务”的“五大工程”“十项机制”改革方案,为进一步壮大产业工人队伍、进一步加快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工作机制和更加具体的推进举措。这是该公司继产业工人安全技能培训试点班以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
近年来,随着全国产业工人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行业逐渐平稳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质量越来越成为制约建筑类企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拥有20000余名产业工人的中铁上海工程局致力于落实“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产改总思路,围绕产业工人队伍的入口关、培养关、使用关,不断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切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向纵深发展。
据悉,中铁上海工程局建立了产业工人“双导师”带徒、“周培训”制度以及现场教学、技能比武等常态机制,为产业工人配备业务技能、职业生涯双导师,并通过开展“人人都是主讲者、人人都要上讲台”等技能培训活动鼓励产业工人分享所学、教学相长;建立技术、管理双向晋升通道,鼓励有管理才能的产业工人走上管理岗位,支持有技术特长的产业工人成为专家。此外,中铁上海工程局还不断建立完善产业工人薪酬分配机制体制,坚持绩效导向、技能导向、一线导向,将产业工人收入与生产任务、技能水平等相挂钩,收入待遇向基层一线倾斜,形成了产业工人能者多得的良好成长氛围。
通过系列举措,中铁上海工程局产业工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愈发发挥出重要作用,产业工人牵头成立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研制出国内首台铺轨用新能源轨道车,桥梁施工方面产业工人创新工作室成功入选中国中铁桥梁工程创新工作室联盟成员单位24名产业工人通过培养先后取得技师(中级工)及以上职称;今年3月,机械租赁中心运架梁班组实现高铁箱梁运架超万孔记录,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高铁箱梁运架超万孔作业班组。
责任编辑: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