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喊话大合肥:休宁不休 疾驰狂飙
2024年05月23日 09:57 中新皖事微信公众号

  休宁汽配产业喊话大合肥

  地处“大黄山”腹地,休宁的汽配产业如同冉冉升起的星辰与文旅等经济脉络交相辉映,共同绘制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灿烂图景。

  合肥,作为安徽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近年来瞄准“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其科创源泉不断涌向周边城市。随着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休宁受益于合肥的科创力量,更期待成为合肥汽车产业方面的联动力量。

  由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安徽分公司联合休宁县委宣传部策划的“休宁汽配产业喊话大合肥”系列,将从休宁营商环境、汽配产业发展成效、汽配制造能力等多个方面阐述双城联动意义。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休宁汽配产业愿与合肥共同书写着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山清水秀,一生休宁;

  聚整合零,汇链成势。

  休宁,不仅见证了中国文旅的兴起与蓬勃,也见证了中国民营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黄山市休宁县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连接黄山市主城区和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两个世界遗产地的必经所在。

  说休宁见证了中国文旅的兴起与蓬勃,是因为休宁位于黄山市境内,凭借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源头地理优势和走出19位文武状元的深厚文化底蕴,成为“大黄山”阵营中的文旅明星。

  随着安徽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铿锵步伐,休宁在文旅之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用汽配产业加速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成为了该县一张崭新、亮眼的名片。

  休宁县围绕建设安徽省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汽车电气、转向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3D增材制造等汽车配件产业,逐步成为黄山市汽车产业核心发展区,依托全域旅游资源积极融入黄山市“汽车+生态旅游”建设。

休宁汽配产业历史轨迹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常凯到休宁出席“汽车产业基础再造”论坛时表示,以昌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发展奋斗史,是中国改革开放民营企业四十多年奋斗史的缩影。

  以休宁为代表的汽配产业发展,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的缩影。

  常凯提到的昌辉,全名叫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位于休宁县溪口镇,园区车间处在山岭环抱中。

  昌辉原本是休宁县溪口的农机厂,是一家仅能制造简单农业机械的作坊式乡办企业。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吹进新安源头,溪口农机厂顺势“变身”为休宁电器厂,开始生产发电机调节器,之后转型生产半导体和晶体管收音机,年产值仅十几万元。

  1989年,昌辉创始人王进丁带领团队决定尝试进入汽车零部件领域,生产车身内部开关。又过了十年,顺应市场化改革,昌辉实行股份制改造,伴随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昌辉也逐渐步入发展快车道,迈开了区域扩张和海外拓展的步伐。

  当前,昌辉专业从事研发制造汽车组合开关、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全车功能开关、汽车锁、汽车门把手、EGR废气再循环阀门、汽车电子传感器、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等产品,配套戴姆勒-奔驰、福特、通用、奇瑞、江铃等国内外40多家知名汽车主机厂,并自营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昌辉汽配产业和休宁一路成长,在当地裂变出产业集群。”

  休宁县科技商务经济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春茂说,休宁有40余家汽车配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涵盖注塑件、冲压件、压铸件三大类型,产品种类多达95种,型号超过万种,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五大领域。

  2022年,安徽省批复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其中休宁县以汽车零部件制造入选在列。

休宁汽配产业科创前奏

  “全国每出口4台汽车,就有1台是安徽制造。” 前不久,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安徽释放出的这一消息,令很多安徽人振奋,没想到安徽与汽车产业的适配感这么强,许多网友发出自豪的赞叹。

  近年来,在新一轮产业发展变革中,安徽立足自身的产业基础,围绕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如果说,改革开放给休宁带来了汽配产业起步的春风,那么新时代安徽锚定“三地一区”和“七个强省”的战略目标正在为休宁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发展赋能。

  “毕十年之功,完成智能转向系统创新研发。” 宋春茂说,昌辉成功开发出双小齿轮式DP-EPS、小齿轮式P-EPS、管柱式C-EPS和线控转向系统SBW等汽车智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系列产品,在产品结构、电子系统控制技术、无刷电机控制、大齿条力输出和线控转向等EPS关键技术领域拥有数十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为上汽大通、北汽福田、江淮汽车、南京金龙等众多国内外主机厂配套供货,成为全球乘用车和商用车的重要合作伙伴。

  休宁汽配产业的突围发展,关键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

  2022年,休宁县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了“合肥工业大学(休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搭建了企业、人才“双向奔赴”平台,推动汽配企业与清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安徽工业大学签约筹建“安徽工业大学休宁现代表面技术及装备研究院”,聚焦休宁汽车配件主导产业,开展表面防护技术及装备、新型表界面材料研发等科技攻关工作,不断为汽配企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休宁汽配产业嘹亮号角

  今年5月6日,休宁县印发的《全面融入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休宁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 2025年,休宁县汽车产业规模达到 40亿元,其中零部件产值达33亿元,后市场产值达 7 亿元。具有省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生态基本建成,自主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实现安徽省休宁县汽车零部件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年均增速高于10%,引育汽车产业企业50家以上。

  到2027年,休宁县汽车产业规模达到60亿元,其中零部件产值达52 亿元,后市场产值达8亿元。规上企业达20家,打造2 家以上全国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支持5家以上企业成为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一级供应商;完善山区汽车制动测试道路基础设施,打造一条全国知名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山区测试道路。

  目前休宁县关于汽配产业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发挥合肥工业大学(休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作用,每年实施不少于2个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到2025年,力争昌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成为区域性共享实验室;到2027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家。

  同时,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融入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汽车领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资源,共建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支持汽车产业企业争创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并给予资金补助。

  5月25日,休宁县为深入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决策部署,加快智造、服务、人才、文化、资本、开放等七个生态建设,搭建整零对接平台,促进供需高效对接,全面提升汽车产业协作水平,共促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徽省汽车产业整零对接黄山行活动将在休宁举办。

  届时,休宁县将发布建设中国汽车开关产业微生态园区宣言,并正式启动休宁汽配产业“喊话大合肥”主题宣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活动的举行将高效地赋能休宁汽配产业的发展。

  “安徽省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具有状元基因的休宁县一定能在新时代汽车产业赛道上跑出新风采。”宋春茂谈到休宁未来的汽配产业之路信心满满。

  休宁步履稳健,未来已来;

  休宁动能强劲,疾驰狂飙。

  而休宁汽配产业“喊话大合肥”将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结出怎样的硕果?值得我们共同关注,一起期待。

  (作者 成展鹏)

责任编辑:刘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