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移风易俗婚育新风集体婚礼举行,十六对新人领证后在长丰县左店镇淮光村研学中心完成结婚仪式。

在“燕语墙”上写燕语,在风铃长廊挂风铃……
这次集体婚礼主打的就是极简,省却了繁文缛节,以简约流行的方式展现,让更多的年轻新人从婚礼中找回轻松。
当下,极简婚礼成了热词,“过来人”羡慕不已,“准新人”不断刷新体验,一股清新的文明新风悄然盛行。
参与本次婚礼的一对新郎新娘表示,老一辈人认为婚礼应该有个热闹气派的场面,一排婚车、满座宾客;应该有个千篇一律的司仪,在现场开着尴尬的玩笑;还有很多所谓的“必经流程”,繁杂冗余、耗尽心力……且不论流程对错,这实在不该是婚礼唯一的模样。
集体婚礼,找到婚礼“搭子”,新人变e人。

结婚恐慌,很多人不愿意结婚,恐惧结婚,其中一层恐惧,来源于在婚礼上的社恐,面对亲朋好友的到来,原本就内向的新人,有点手无所措,甚至紧张。
结过婚的李先生说,当年他在婚礼上就出了“纰漏”,正准备给新娘献花时,由于面对台下亲朋好友的围观,十分紧张,竟闹出一个手捧鲜花“投篮”的动作,不仅引得新娘惊诧,也让司仪愣住半天。
当下,年轻人流行找“搭子”。看电影、逛街、健身……都有兴趣爱好相同的“搭子”。
把“搭子”的模式复制到婚礼上,没想到也是无缝般的吻合。
“搭子”是一种精准、实用的社交理念,集体婚礼的流行,也恰恰映衬了这种理念。
十六对新人,也就是八组结婚搭子。
“什么时候结婚,到时咱们一道!”
新人张先生回忆起两个月前的相约感慨说,和好友结伴集体结婚,多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形式简单不代表没有仪式感,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少了刻意的逢迎和寒暄,顺应自己内心的需求与期待,让原本就属于两个人的仪式,更多了“自我”。
长丰县倡导集体简约婚礼,不仅在于解决年轻人婚礼上的社恐,更在于推动移风易俗改革传统陋习。

近年来,打着婚闹的幌子在婚礼上搞恶趣味。拦婚车、扔鸡蛋、新人扮小丑……原本喜庆的婚礼,变得狼藉一片,低俗恶俗的婚闹风气,让很多新人包括亲朋好友苦不堪言。
通过倡导文明婚礼刹住恶趣味的婚闹风气,也是本次长丰县集体婚礼目的所在。
除了上述陋习,当前各地还较为普遍的存在高额彩礼等问题,也是影响婚姻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4年5月,长丰县广泛“移风易俗大改革 良好婚俗新风尚”——长丰县婚俗改革倡议书,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弘扬新风正气。
自2022年开始,长丰县左店镇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五个一”专项行动。通过修订“一条约定”、回味“一勺乡愁”、定制“一桌祝愿”、送上“一份祝福”、遵守“一条上限”的“五个一”举措,倡树婚丧嫁娶新风,推动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观念的转变离不开潜移默化的宣传引导。”长丰县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丰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深化移风易俗主题活动1100余场次,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把适龄婚嫁青年家庭作为宣传教育重点,形成以双凤经开区“俭爱”新婚礼为代表的一批文明实践项目,提供公益婚礼堂、传播新思想、热闹送文化、明礼立家训四个富有内涵、朴素文明的形式代替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浪费的婚闹环节,项目获得2022年合肥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同时,发挥村规民约宣传引领作用,营造“婚嫁事,不攀比”的浓厚氛围,倡导婚俗新理念,引导文明节俭婚俗新风尚,“零彩礼、低彩礼”、婚事新办等新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时代的发展,总是伴随着观念的交融与碰撞,一场简约的婚礼,不只是顺应年轻人自由和随性的社交方式,更是在革新那些掺杂了恶俗和油腻的传统陋习。
责任编辑: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