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微小而珍贵的瞬间和细节—— “黟见倾心,自在桃源”。
《黟县小美好》系列将给予您无尽的热爱和感悟,乐观与丰富,在“小而美”中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惊喜,阳光与希望。“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千年前,在酷爱旅游的唐代诗人李白眼中,黟县俨然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千年后,受淳朴自在的民风影响,当地为络绎不绝的游客释放出了更多的城市美好与善意,构建了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重要发祥地,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千年古县”的美誉。
正所谓,“初夏皖南好风景”。“五一”假期黟县共接待游客80.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1%、86.6%,过夜游客8.3万人、入境车辆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25%,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宏村更跻身全国游客规模前三的乡村旅游历史文化类目的地。
游客奔赴、留宿年年递升的数据的背后是黟县作为现代旅游产业的兴起地之一,在文旅融合时代快速转型升级,以“全域宠客”为导向,不断创新旅游业态,刷新旅游体验,让当地群众和游客在独具地域特色的村落和街区中,体验旅游休闲的美好生活。
大美景小美好 在新奇体验中欢心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是很多人理想中的生活和关于生活的理想。但在理想之中,更多是我们对于休闲无忧的奔赴,以及对美景美好的向往。
众所周知,黄山市山水美景资源丰富,徽州文化底蕴深厚,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先行地。
其中,黟县拥有西递、宏村一处两地世界文化遗产、46个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88处,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

宏村月沼。 黟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西递广场。 黟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凭借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黟县注定不会沉没于文旅市场,并且在视觉为主的社交媒体上,“没有屋顶的摄影棚”更是让其频频出圈。也就是说,来黟县,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传统村落,又或是文化胜地都能给予游客畅怀身心的游玩体验。
自然与历史的文旅禀赋得天独厚,但立足于奉献美好给游客的黟县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拥抱新思路,构思新创意,让传统古村落与古城街区焕发新的面貌,融合新的场景,产生新的趣味。
五一假期,黟县文旅锚定“小美好”,精心设置消费场景,碧山研学、渔亭研学等一批新势力脱颖而出,在徽州文化中。在碧山村,前来研学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教导下进行开蒙礼、徽墨描金、绘制鱼灯等等非遗项目的学习制作。
聚焦“大流量”,累计举办“合你黟起悦青春”“诗画宏村 乐活古黟”“非遗会客厅”“竹林野趣 山野课堂”等42项文旅活动,黟县古城携手77家商户倾力打造沉浸式“宋代生活”主题景区,重现千年古城繁华夜景,为广大游客提供非遗参与、体验、消费的空间。

黟县古城夜景。 黟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与此同时,作为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起源地,黟县也在小美好的宠客创意之下,不断在村落中打造,融入潮流的游玩场景,与传统村落一起给游客带来独特、多元且新奇的游玩体验。
比如,黟县近年来涌现一批以创意出圈的品牌,创意+农产组合的七约米酒,创意+文化古建的碧山书局,创意+设计的民宿群,创意+消费场景的猪栏酒吧等等,都让乡村旅游做足“原汁原味”文章的同时更具新的生命力。
如此宠客的努力,日益增长的游客数据和逐渐拓宽的市场区域便是最好的回报。
从客源地看,高铁开通推动省内游,占比达36.9%;长三角地区游客占客源地的68.2%(安徽36.94%、江苏15.23%、浙江10.21%、上海5.83%)。从游客年龄看,主流景区30岁左右占比超53%,青年客群成为消费主力,亲子游、国风热、夜经济成为主流。
对于来往游客而言,在黟县不仅能走进“世界遗产、画里乡村”的传世风景,更能通过诸多与活动和场景的创意,切中年轻人的共鸣点,同时也借此向八方来客传递独特的乡村与古城文化韵味,从而游得欢心,玩得开心。
多便利少烦扰 在周到服务中暖心
当下,文旅成为各地城市深入发展的热经济,热产业,景区升级是关键一招,服务优化则是必由之路。
景区、服务部门如何对待游客,提供怎样的服务,游客就收获怎样的游兴,享受怎样的乐趣。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游客出行意愿的激发,更需要优质服务、精细管理和丰富的文化供给来支撑。
曾经,黟县的乡村之美最初仅仅体现在古民居观光游;如今,则走向当地乡风文明的释放赋能,在近悦远来的生活氛围,让这一方遗世独立的空间主客共享,让美景宠客的同时,更让暖心服务深入客心。
比如,开放全域的停车空间。“五一”假期之前,黟县政府、文旅部门“最贴心”的宗旨,线上线下全面公布县域各类停车场,最大限度保障停车需求。假期中间,黟县各级人民政府免费开放机关事业单位、村及景区停车场,安排专人做好车辆的引导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市民以及游客的停车需求,2023年黟县建成停车场3个并交付使用,新增停车泊位631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281个,做到先惠民,再宠客,从上而下,激发市民的友好热情。
再比如,深入客心的志愿服务。假期以来,积极开展“人人都是迎客松”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直接服务游客 3.2 万人次。这既是假期的重视,也是日常行动中志愿服务的全民化的推动,让“黟见倾心 自在桃源”成为广大来黟游客的真实感受和亲身体验。
多年以来,黟县多景区深入志愿服务行动,已然形成了“人人都是迎客松”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的专业队伍。其中,宏村小宏帽志愿服务队在景区内常态化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秩序维护、环境保洁、文明劝导等相关服务。

宏村志愿者为游客拍照。
据宏村景区“小宏帽”志愿者张捷倩介绍:“今年我们还特别推出了一见钟情·宏村宠你相关系列服务,不仅为游客们提供免费的美景画册,让他们把风景带回家,还为游客们提供莲花泉水,让他们感受泉水的清冽,希望通过这样的系列服务,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人在宏村景区游览能够放心、暖心、开心。”
还比如,全天在线的服务热线。为了应对集中客流中难免出现的不满意问题黟县深化“宠到位”,公布8条“无忧”热线,所有涉旅投诉均在第一时间办结,为游客提供更为顺畅、有序的游玩体验。
有来自上海的游客表示,“在黟县游玩十分暖心,有问题不出十步就能找到工作人员解决,更难能可贵的是,当地的村民也会热情指引,甚至叫你到家中坐一坐。”

主客共享的黟县古城。张雨生 摄

宏村打卡点。黟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外迎客里如家 在村宿居住中舒心
近年来,各地旅游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想要把景区做出特色很简单,难得在于将全域旅游串珠成链的同时,让游客来一趟,住一天,不仅玩的开心,更要住的舒心。
1985年,黟县打出旅游旗号,开创中国乡村旅游先河。1996年,黄山市第一家民宿旷古斋在西递诞生。2003年,黟县西递猪栏酒吧悄然开业,拉开了徽州民宿发展的序幕。
随后,南屏睛园、石亭拾庭画驿、碧阳栖南别墅、宏村驿境、御前侍卫、倚南别墅、旧街墨野、西递淡园、塔川书院等一批以古民居、古建筑利用改造为主的民宿客栈逐渐兴起。

拾庭画驿。黟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我的收藏。 黟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黟县民宿在中国旅游市场的居住美誉度声名远播,形成了与景区文化共同吸引八方游客前来体验住宿的重要元素。
从数据来看,5月1-3日黟县重点监测的百家精品民宿平均入住率90.3%,其中20家样本民宿“五一”期间平均房价1446元,实现销售额440.01万元,增长15.3%。
民宿入住率的提升和收入的提升,一方面是全域旅游的丰富业态和特色乡村,另一方面便是宾至如归的入住环境。
从民宿环境来看,为了让游客住得更舒心,黟县把宾馆的标准化服务流程搬进民宿,通过提升客房整洁度、床品舒适度,并完善热水供应和Wi-Fi等设备,让游客既能享受徽州乡村的古朴韵味,也能得到家一般的温馨和便捷。
从民宿服务来看,黟县的民宿不仅可以住宿服务,还依托民居原有的徽州建筑空间,免费提供汉服、旗袍等服装给住客穿着,提升住客体验。同时,在民宿结合徽剧等在地非遗文化,为游客提供足不出户的附加项目。

日照宏村。黟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引来游客只是第一步,如何留住人心、让游客满意而归才是更为关键的一步。如何为广大市民和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足够温馨、周到的服务,黟县还在坚持“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城市升级。
面对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全域宠客的黟县在提供食宿安排、景点游玩等传统空间的同时,还不断自我“加码”,通过各种贴心的小美好,让游客不仅感受“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旖旎风光,更享受“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身心愉悦。
结合“五一”的待客实践,我们足以窥见黟县欢心游玩、暖心服务、舒心民宿的“三心”全域宠客特质。
于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对于发展旅游多年的黟县而言,“旅游业不光衡量一个地方的吸引力,也是对当地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的考验”已然是全域全民的共识。
处处是画、步步即景、人人迎客、村村留客……画里乡村的无限风景,正等待着更多人去追寻、去感受、去体验。
(作者 张雨生)
责任编辑: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