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春来金寨,当喝四杯茶
2024年04月07日 22:02 中新皖事微信公众号

  清明已过,金寨茶迎来最佳的采摘期。

  作为高山之上的名茶之乡,此时的金寨茶园在清明时雨的滋润下,一一绽芽,一夜春风,便密密麻麻浅绿了一片,一朵一朵地连成了波浪,在十里西茶谷上、在齐山深处、在全军乡土地间、铺泻开一条绵延壮阔的青绿茶带,绿袖长舞,直抵远方。

  “一场春雨绿芜发,一年春事粲如华。”恰逢春暖茶香时,无数游人到访金寨踏青寻茶,千余年的历史更迭和革命老区人民的勤耕茶事,早已为访客准备好了四杯茶。

产业茶 传承创新增收致富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始终浸润着茶香。而在优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下诞生的金寨茶更像是中国茶产业的缩影,呈现了中国茶的百般模样。

  根据各地不同的风土、茶叶品种,充满智慧的茶人穷尽制茶工艺之能事,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这六种茶到访金寨几乎都能寻到,更以细微的环境与工艺差异,产生不同的色、香、味、形满足着八方游客的多种需求。

  金寨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县内资源丰富,自古盛产名优茶品,山灵水秀,土质肥沃,茶区云雾弥漫,空气清新,孕育着众多名茶精品。比如,六安瓜片、六安篮茶、金龙玉珠、金寨白茶、大黄袍等享誉全国的品种。

  受地理与先人的馈赠,今天的金寨茶产业正欣欣向荣,为老区人民打通了一条因茶而兴的致富路。

  目前,金寨县有20万人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茶叶种植面积22.8万亩,全县茶叶加工企业近400家,2023年茶叶产量1.65万吨、综合产值57.1亿元,成为当地当之无愧的第一产业。

  清明前后,步入金寨县全军乡全军村的大团山茶场,只见一垄垄的茶树吐露新芽,已有不少采茶人背上小背篓,戴上斗笠,手指轻捻,忙碌穿梭在漫山茶野里……

大团山茶场四十余年采茶人。张雨生 摄

  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阳介绍,“这片茶场种的全是‘金龙玉珠’,这种茶香味醇厚,十分耐泡,市场售价高达每斤一两千元。”

  在承袭传统制茶工艺的同时,金寨还在不断加快发展茶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利用科技赋能增加产值和品质。

  露雨春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黄守山介绍,近年来,公司引入了物联网应用新技术,建设茶叶物联网试验监测点和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实现生产全程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和茶叶逆向可追溯。

露雨春公司生产线正在制作六安瓜片新茶。张雨生 摄

  从茶农、茶场到茶企,金寨县持续做好“茶文章”,引进龙头企业整合茶产业,统一改造了高标准茶园,改进茶叶品种和种植方式,提升生产加工工艺,让“老字号”散发新魅力,在实现产值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人民的增收致富。

文化茶 历史悠久更具滋味

  在六安的青山绿水间,泡一壶新茗,闻一缕茶香,带来春日里的意境,也带来茶文化的悠远。

  因为在此地的每一种茶都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纵观古今,这里有着居庙堂之高的贡茶,也有销海外之远的交流之茶。

  比如,久负盛名的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唐称“庐州六安茶”,明始称“六安瓜片”,清为朝廷贡茶,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其外形似瓜子,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叶制成。

六安瓜片新茗。张雨生 摄

  乾隆年间诗人袁枚所著《随园食单》曰:六安瓜片于清代中叶,从六安茶中的“齐山云雾”演变而来,当地人流传齐山云雾,东起蟒蛇洞、西至蝙蝠洞、南达金盆照月、北连水晶庵的说法。

  “浓而不苦,香而不涩”的六安瓜片从历史中走来,更是被赋予了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命。近代以来,六安瓜片曾多次被作为国礼赠予外宾,成为两国交往的重要媒介。

  还比如,黑茶中的贵族茶品——“六安篮茶”。“六安篮茶”因紧压后以竹篮盛装而得名,史料记载从明代发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清光绪以前盛极一时,内销两广香港,外销东南亚诸国。因其陈而不霉,陈而不烂,越陈茶味越醇,且具有药用价值,在东南亚一带被誉为“圣茶”。

六安篮茶。张雨生 摄

  如果将千年茶文化比作泡茶品茶的过程,或醇香,或回甘,或生津,每一口都有独特的滋味。今天,在金寨,茶透过历史与国别,已然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载体,向世人诉说悠久绵长的历史文脉以及开怀悦纳的大国情怀。

观光茶 好山好水赏景胜地

  有茶之处,自是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好茶相伴的好山好水,与茶一同滋养当地的人民,提供着一方放松心灵,心旷神怡的赏景胜地。

  近年来,深耕茶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的金寨浮现了一个又一个游客竞相奔赴的研学观光、康养休闲目的地。

  位于花石乡的大湾村根植于红色文化底蕴,村内现有3000多亩茶园,红色研学与采茶体验的旅游业态正在深度融合。并且,周边马鬃岭、十二檀、汪家老宅等旅游景点,也进一步充实了游客游玩的体验,成就了“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的美好愿景。

  而油坊店乡面冲村的西茶谷,作为六安瓜片的原产地,依山傍水,土为山地黄棕壤,云蒸雾绕,滋养含蓄。水库中更有多岛琳琅其间,绘就了一幅“山在水中生,鸟在谷中鸣,山谷生青茶”的春日山水图。

  此时节置身在翡翠色的茶园中,清风徐来,茶香弥漫,令人心旷神怡,陶醉不已。如今,这里是集茶叶生产、采摘、茶文化休闲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六安西茶谷主题公园。

  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切身体验采摘、传统工艺传承以及茶文化、茶礼仪,住宿美食一应俱全。

  面对回归自然,向风而行的游客需求,金寨抢抓战略机遇,以“五百里茶谷”为切入点,在位于碧波万顷,湖光山色的国家4A级景区响洪甸水库上游,以六安瓜片为龙头,融富民茶、产业茶、养生茶、旅游谷为一体,打造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体系。

  云雾缭绕,群山秀水;春茶翠绿,万物生发。于金寨的春茶,跳出产业与文化,走向观光,这一杯茶更显自然,更加健康。

六安西茶谷。 王峰 摄

故事茶 品茗论谈历史回响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这是明朝茶学家许次纡继陆羽《茶经》之后,中国又一部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的第一段话。

  关于中国茶在金寨大放异彩,这里还有很多的故事可讲。

  “蝙蝠洞仙神落处,六安瓜片濯风尘。”正如这句《七律·六安瓜片》所言,深藏在大别山深处金寨县响洪甸的蝙蝠洞,是六安瓜片最早的原产地。翻越翠绿的山头,蹚过潺潺的小溪,沿着山势而上,“蝙蝠洞”镌刻在石壁上,眼见一棵棵茶树青翠欲滴。

  相传很久以前,一位采茶姑娘在此发现一棵神奇的茶树:新芽边采边发,越采越多。次日一早,姑娘再来,茶树已赫然不见,遍找无着。传说终究是传说,却成就了六安瓜片的美名,“香清逸远,味醇绵长,而饶舌百转不散”,吸引了诸多爱茶之人的朝圣。

  而金龙玉珠作为历史贡茶龙凤团茶的延续,在唐宋年间已是贡品。文成公主进藏时赐族礼品,一代名臣欧阳修在朝二十余载仅得赐茶一饼。

  今天,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定制生肖饼茶,正延续着这种辉煌,将有关茶的故事赠予游客。

金龙玉珠生肖大团茶。 张雨生 摄

  通过拓宽和延伸茶产业链,近年来,金寨县积极推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与茶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茶产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作用,将六安瓜片甚至六安茶文旅的“金字招牌”越唱越响。

  春意正浓,云雾袅袅的大别山上,金寨名茶的一芽一叶正尽情舒展,它们将在谷雨节气到来前,通过“产业茶、文化茶、观光茶、故事茶”,为五湖四海的品茗者,带去甘洌如初的茶香以及深入心中的余韵。

  与春同行,见一眼具体的生机,让我们尽享金寨的“四杯茶”,一如苏东坡所说,“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作者 张雨生)

责任编辑:刘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