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黄山区十年一“典”
2024年04月03日 23:38 中新皖事微信公众号

  祭人文始祖,觅黄山仙源。

  4月2日,黄山2024甲辰清明黄帝祀典暨轩辕车会活动在黄山区三口镇黄帝广场上举办。活动吸引了来自各地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代表等2000余人汇聚于此,共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被公众推荐为除陕西黄陵、河南新郑、浙江缙云之外的全国第四处轩辕黄帝祭祀点,今年的祀典有哪些特别之处?祀典之余,又留下了哪些启示与想象?

当天,雨后的黄山区三口镇烟雾缭绕,宛如仙境。樊成柱 摄

  《周礼》曰:“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

  中国人历来注重仪式。人们通过仪式,赋予某一时刻、某件事情以独特意义。祭祀典礼,尤为如此。《论语》记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那么,我们的先人祭祀什么?

  《礼记·祭法》中列举了几类祭祀对象:民所瞻仰者,如日夜轮转,普照大地的日月星辰;民所取材用者,如山川、森林、河流、土地等自然事物;有功烈于民者,如那些能御大灾、能捍大患,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杰出人物。

  其中,“祭祖”则具有特殊地位。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历朝历代都把对黄帝的祭祀当作头等大事,与轩辕黄帝颇有渊源的黄山亦是如此。

  黄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除了拥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瑰丽自然景观,黄山的黄帝文化是另一块闪亮标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与探究。

  《山海经》记载,黄山原名“三天子都”,相传轩辕黄帝与浮丘公、容成子在黄山炼丹成仙。后更名为黄山,即为黄帝之山的意思。五百里黄山,有众多山峰名与轩辕黄帝以及炼丹有关,比如炼丹峰、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望仙峰等,都在讲述着黄帝之山的文化渊源。黄山远古时期的山越人很早以来就以自己的方式——轩辕车会来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已传承1200多年的省级非遗轩辕车会,成为黄山黄帝文化的重要元素。

  “轩辕车会”演绎的便是轩辕黄帝与车有关的一段故事。相传上古时代轩辕黄帝与蚩尤在黄汉流域的一次大战中,曾用一种名为火轮车的武器冲溃了蚩尤的部队取得胜利。平定中原后,轩辕黄帝伐淮夷至江南,带来了以车为代表的先进中原文化,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2006年“轩辕车会”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黄山区自2013年开始组织开展黄山黄帝始祖文化祀典活动,已被公众推荐为除陕西黄陵县、河南新郑市、浙江缙云县之外的第四处轩辕黄帝祭祀点,在全国形成了“东南西北祭黄帝”的格局。

  “不识祖,不成人。”千百年来,不管是文人墨客的吟咏还是当地绵延不绝的祭祀活动,都体现出中国人对祖先的敬奉。

长期在加拿大从事艺术工作的胡月朋(右一)担任礼祭篇领祭。叶智成 摄

诵读祭黄帝文。叶智成 摄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和精神图腾,而黄帝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

  降服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多民族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逐渐形成;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传说中轩辕黄帝的功绩千秋铭记,留给我们许多宝贵财富。

  祭祀轩辕黄帝,不仅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尊祖敬宗的仪式,也是追根溯源找寻民族认同、血脉认同、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旨在找寻中国人自我认同的气韵和力量。

台胞知名音乐制作人李正帆接受采访,代表作品《最浪漫的事》《北京一夜》《宁夏》。刘鸿鹤 摄

  每一年的黄帝祀典,总会有些不同的寻根旅途和温情故事。

  “今天,我来到现场,看到的一切都让我震撼,特别是我代表台湾同胞在台上向黄帝鞠躬的时候,更是热泪盈眶。”台胞知名音乐制作人李正帆曾经凭借作品《最浪漫的事》《北京一夜》《宁夏》等受到两岸人民的喜爱,此次是在访友期间,有缘受邀参加了本次黄帝祀典活动。

  他还说,之前爬上了朋友的茶山,眺望到洁白的太平湖高铁特大桥横跃于湖面,书写在桥身的“天下太平”四个大字让人感触很深。

  李正帆认为,两岸人民同文同种,大家从小在书本上就认识到黄帝是彼此共同的祖先,在本次活动中追本溯源,祭祀共同的祖先很有意义。他表示,接下来要好好思考,好好研究两岸共通的渊源,将其转化成让两岸人民共同喜欢的音乐作品。

  长期在加拿大从事当代艺术工作的胡月朋来自辽宁省锦州市,今年是第二次参加黄帝祀典活动,在现场身着古装,担任礼祭篇章的领祭。他说,从小就受到黄帝文化的感召和影响,这次从东北到黄山就是奔着黄帝文化来的,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受“天人合一”的内涵。胡月朋说,大家同为中华儿女,在海外会因为黄帝文化更好地团结在一起,他也希望更多人参与到黄帝祀典中,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

  当然,通过黄山区黄帝祀典这扇窗口,我们还能看到更多。“祭典”,不仅仅是一场仪式。“黄山”,不仅仅是一处地名。而“黄帝”,也绝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

礼祭篇中,全体齐声同唱《黄帝颂》。叶智成 摄

舞祭篇中,飘带龙表演。黄山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舞祭篇中,龙狮献瑞。叶智成 摄

  年复一年,祀典的发展演变,也展现了传统文化活化之路。黄山区在遵循黄帝祀典历史沿革的同时,在“不变”中求“变化”,在“变化”中出“新意”。

  祀典仪式分为礼祭、乐祭、舞祭、俗祭四个篇章,通过诵读祭文、行祭拜礼、吟唱《黄帝颂》、表演轩风夔鼓和轩辕车会等黄帝文化主题的非遗民俗等形式,讲述黄山黄帝故事,弘扬中华民族根祖文化。

  祀典现场,夔鼓之声隆隆,轩风振耳,合唱《黄帝颂》之音环绕全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轩辕车会上场,掀起了祀典现场的高潮。8个百斤重的大轮子,在人高马大的轩辕车会表演者手里滚出百般花样。在广场上,表演者们时而相向而行,时而螺旋式穿梭,时而围成圆形。表演气势庞大,有力有序。该表演是黄山脚下先民为纪念轩辕黄帝造车而流传千年的一项大型民俗活动,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当天,吸引了100余位台胞台属和侨胞侨眷参加,还专门邀请了青阳腔和目连戏参加表演,激励海内外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黄山黄帝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罗毅力表示,中华儿女不管在国内还是海外,同有一颗中国心,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敬重共同的祖先,这也是人们从海外或者港澳台地区赶来参加黄帝祀典的初衷与动力,同样也是中华一家亲的集中体现。

  近年来,位于黄山脚下的黄山区,策应山上山下联动,深入挖掘黄山轩辕文化,讲好仙境黄山与始祖黄帝的人文历史故事。该区陆续发现和整理出大量的黄帝文化遗存,并将古时祭祀轩辕黄帝的宗庙——轩辕古刹进行原址重建,修建黄帝广场,恢复民众祭祀轩辕黄帝场所。

  同时,黄山区也在努力找寻黄帝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人们感受到黄帝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创新,有何意义?首先便是让现代人看得懂、能接受,让祀典跳出本地圈、跳出专业圈,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形态;其次是让祀典与社会治理、文化教育等内容相连,扩大祀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俗祭篇中,轩辕车会滚车巡游表演。叶智成 摄

俗祭篇中,青阳腔表演。樊成柱 摄

俗祭篇中,目连戏表演。樊成柱 摄

  祀典之内,传统文化扑面而来,那是一种对过去的震撼,也是一种对来日的期许。

  祀典之外,文化自信在悄然蔓延,祀典这篇宏文,黄山区未来还有大空间可落笔。

  (作者 叶智成)

责任编辑:刘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