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11日电 (通讯员 陈韬)深耕沃野,逐梦前行。漫步宏潭乡杨林村,干净整洁的农村院落、生机盎然的庭院如画般映入眼帘。近年来,杨林村聚焦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现了和美乡村的华丽蝶变,绘就了“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身心美、产业兴旺生活美”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焕活美丽乡村“新颜值”。“以前村里环境差,垃圾随处可见,路也不好走,路灯时亮时坏。这几年经过治理,变化非常大,路也宽了,灯也亮了。”杨林村村民胡大姐高兴地说。
走进杨林村,村内道路、村民的房屋依山水而建。村书记李小南告诉笔者,“近年来,杨林村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以小改造构建村景大画面,经过科学系统化的布局,村容村貌得到新的改变。今年,我们对昔日的村庄道路重新修补硬化,并构建新的污水管网,同时,组织人员对路边杂草和房前屋后垃圾进行清除,在腾出的空地上,建起了小菜园、停车场和小凉亭。除此之外,还对损毁的墙体房檐进行修砌,绘上山水画,印上宣传标语等,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盘活蜜桃经济“新阵地”。近年来,杨林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广水蜜桃种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带领村民增收。杨林村水蜜桃是宏潭乡帮扶乡村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目前,杨林村共种植桃树45亩,投资32万元。采用“基地+农户”的模式,每年在除草施肥、病虫防治、疏果套袋、摘果装运等不同时段都需要大量人手,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们大多是附近的老年弱劳动力,平均每人每天可以拿到100多元的工钱,每年发放劳务费约3万余元。其中桃树收益分红的70%用作村集体经济收入,30%用作脱贫户分红。“种植桃子能为村里和脱贫户带来不少收入,如果管护好的话,每棵树大概能收获40多斤果子。2023年果子长势很好,产量达到3万斤。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桃林基地是村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结合乡域内旅游资源,以现有的油菜花田、桃林资源、来龙山步道、汤田古道等以点连线,打造成旅游观光带。”李小南满怀信心地同笔者说道。
激活乡风文明“内动力”。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乡风文明,杨林村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引导,潜移默化地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从根本上激活乡风文明内动力。为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宏潭乡积极发挥新时代文化站作用,不定期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文化宣传、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和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同时,村里常态化开展“文明户”“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激发了家家比卫生、户户争文明的积极性。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近年来,杨林村紧扣乡风文明治理这条主线,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村里生态美超市、图书室等施舍一应俱全。今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建了村口停车场,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通过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塑造了乡风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
新的和美画卷正在缓缓打开,构建生态宜居,产业新旺的新时代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下一步,宏潭乡将紧扣绿色发展主题,构画黟西北生态长廊。(完)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