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11日电 (通讯员 夏乾峰)近年来,旌德县兴隆镇立足资源优势,明确发展定位,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出“两长三员”分区负责的网格化管护体系,取得明显工作成效。
走进兴隆镇林区,群山延绵、郁郁葱葱,护林员洪荷月和同事像往常一样,带上巡山装备,骑着电瓶车,开启一天的巡护任务。在巡逻过程中,他们将森林防火、林地管理等情况一一记录,并及时上报。
作为旌德林业乡镇,该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探索林长制与河长制、综治(执法)网格“三网整合”;专职护林员、巡河员、综治网格员“三员整合”;护林资金、巡河资金、乡村振兴资金“三资整合”护林新模式,做好林与山、林与水、林与田、林与湖的统筹文章。
该镇实行各村网格责任制,通过职能站所集中培训网格员,普及政策和宣传知识,积极开展群众思想引导及日常巡查工作,借助镇“三员合一”的整合成效,充分发挥护林员巡林护林优势。该镇通过推深做实林长制,发挥“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一把手”主动巡林护林,推动镇村林长切实扛起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同时,着力推动“立体治理”,以“增绿”“用绿”“活绿”为抓手,通过森林经营、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让更多群众主动加入守护绿水青山的队伍中。
近年来,该镇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果林,打造“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一村一品”下的三峰村农王山油桃、三山村青梅、徽亦健灵芝、光荣小香薯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林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合作社租用大礼村山地,种植油茶40亩,利用技术和市场优势,统一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销售服务。金龙岗、牛背岭种植香榧面积达近2000亩,目前处于苗木培育阶段,待香榧苗挂果后预计每年能产生80万左右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镇持续加大巡林护林力度,连续十年未发生森林火灾,护绿增效的同时积极探索林业产业新模式,鼓励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真正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兴隆镇党委书记陈静介绍道。
据介绍,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推行林长制与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森林提质与生态绿化紧密结合,同时继续发展适宜种植的经济果林,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念好“山”字经、做活“林”文章、做强“林经济”,努力实现生态改善和绿色发展“双赢”。(完)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