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7日电 (通讯员 钱新胜 赵功正 谢梦婷)初冬时节,祁门县金字牌镇金字牌村“乡见石坑”家庭农场连片种植的农家蔬菜长势喜人,大棚里的火龙果、食用菌金耳也是生机盎然,这家依托镇级乡村振兴公司平台,流转200余亩闲置农田,种植山地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金耳等,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带动了乡村旅游和农家乐餐饮发展。该村还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瓷文化,打造陶瓷名家工作室,建立制瓷工艺大学生实习研学基地,致力做好“茶、瓷、菌”产业发展文章,较好地发挥出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头雁效应。截至目前,全镇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400万元。
在祁门县粮食主产区安凌镇,万亩农田孕育出30多户家庭农场和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该镇以“党建+”为引领,在全县率先探索“1+6+X”抱团发展新路径,即以芦荔村粮食产业链为基础,融合广联农机服务、琅丰育秧工厂,开展水稻种植“统一规划、统一机耕、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管理”的五统一分经营模式。今年芦荔、广联、琅丰、王蒲、星星、星联六个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土地托管协议,托管的土地从催芽播种、育秧移栽、病虫害防治到收割烘干均由村“两委”统领的农机服务组织全程负责,不仅有效解决了耕地碎片化、耕种条件差、耕务劳力少的问题,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粮食产量、质量双增。今年六个村经营性收入已经达到441.56万元,同比增长140.12%;经营收益151.89万元,同比增长130.21%,农民亩均增收约200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大步提升、村民收入稳步增加的双赢目标。
“头雁”引领、土地托管、抱团发展....。.凝聚了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力和战斗力,壮大了村级集体经营收益,有效提升了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服务能力。凫峰镇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为联结,强化联农带农能力和实力,做实发展内核,把“村集体、种养大户、普通农户”紧紧“捆”在一起,建立“五凫”产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形成“一翼带六村”的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了“凫粮、凫果、凫菌、凫茶、凫蔬”为核心的产品体系,今年前三季度,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10万元,预计年底可达400万元。小路口镇发挥城郊区位优势,各村“两委”依托乡村振兴公司实施蔬菜订单生产,保障了村集体和种植农户稳定收益。
“我们将围绕各乡镇产业发展类型,进一步探索金字牌村企协作、安凌土地托管、凫峰‘五凫产业’、小路口蔬菜订单生产等特色发展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更多的成功范例,打造现代农业新样板”该县农业农村水利局负责人表示。(完)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