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正文

张荣桥院士给家乡学子回信啦!

2023年12月05日 22:50 来源: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5日电(祁萱)“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从立项论证到着陆火星,历经十余年,我深刻体会到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你们现在读书也是一样,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12月5日下午4时,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第一中学高一8班张敏同学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一封特殊的回信。给她回信的正是她的学长——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荣桥。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网站公布了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其中,来自于安徽省祁门县的张荣桥当选。好消息传来,在张荣桥的母校祁门一中,众人皆为之雀跃振奋,迅速掀起了“追星热”,大家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校友当院士,我们怎么做”主题班会和“我给院士校友写封信”有奖征文活动中来。

  12月5日中午,祁门一中校长张进球通过微信把“我给院士校友写封信”一等奖获得者、高一8班张敏同学写给张荣桥院士的信发给了他。让张敏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去了4个小时,张荣桥院士就给她回了信。

  张敏是从媒体上获悉张荣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她由衷地为张荣桥的斐然成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得知有机会能给张荣桥院士写信,更是内心百感交集,心潮澎湃,有太多的话想要倾诉。

  “小时候,我认为英雄是被歌颂着的人,我看不见他的血肉,只能看见一座座被塑过金身的雕像。后来,我明白了:英雄只是在凡人的躯壳下,有着一颗烈烈燃烧的心脏。”“当今社会,吾辈青年,执笔青春,书写梦想,铸就辉煌。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们的目标是迷人的未来。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我想像您一样更多地在专业上扎根,然后沉淀自己,守正创新,报效祖国,在顺境中蓬勃生长,在逆境中沉潜坚守。”......张敏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热烈真挚的文字,让张荣桥院士深受感动。

  在回信中,张荣桥院士讲述了自己参与探月、探火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心路历程,感慨“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勉励同学们读书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唯有付出才有收获。他还谈到,国家的繁荣稳定为其提供了实践舞台,个人的发展只有融入到国家的事业之中才能根深叶茂。

  时间回到2021年。

  无数人都在屏息等待着这一刻。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首次在火星上留下中国印迹,举国沸腾。

  短短一句话,知道这条路背后有多难、有多险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其中感触最深的人莫过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当看到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时他难掩激动,“不能自已,流下泪水,有甜有咸”......种种复杂的情感交织,谁说男儿不流泪,只是未到动情时。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国际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发布2021年度十大人物,张荣桥赫然在列。

  “十年磨一剑”,这是最好的答案。

  张荣桥成为了“网红科学家”,天问一号的“科研传奇”也为无数网友津津乐道。无数荣誉的背后,张荣桥明白,科研的这条路,艰苦却也甘甜,认准了就要大胆探索、一往无前,这种积极的榜样力量在润物细无声之间鼓舞了许多人,尤其是家乡的孩子们。

  尽管平时的工作十分繁忙,张荣桥依然两次抽出时间回到自己的母校祁门一中,他知道那里有很多可爱的“校友们”期盼着他的到来。

  2017年6月,张荣桥受邀在祁门一中发表了名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主题演讲。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说的既是中国的航天事业,也是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他用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越是想要拥抱星空,越是需要踏踏实实做科研,因为成功除了需要远大的奋斗目标,也离不开长期的坚持与奋斗。

  时隔四年,2021年9月,张荣桥再次受邀走进祁门一中,在海峰体育馆为广大师生带来《天问一号开启行星探测新征程》的精彩讲座,张荣桥先生以“一条短信”和“一个电话”“一个视频”为引,分享了中国火星探测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展望。“天问一号”的立项背景、研制历程、关键技术挑战......聆听者仿佛亲身参与“天问一号”这一伟大工程,与之共同感受那些紧张不安、激情澎湃的时刻,不知不觉间梦想的种子也悄悄种下。

  “天问一号在研制过程中,遇到许多的技术难题,经历过太多的曲折反复,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也有失败的教训,我深刻感受到唯有付出才有收获,唯有努力才能成功。你们学习也是如此,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望您和同学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祝愿你们学业精进!”张荣桥院士对祁门一中“学弟学妹们”寄予殷切希望。

  “卓越的人,心中有梦,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坚定不移。我会时刻坚守着‘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报效祖国走出去’的校训,向您学习,做一个永远追求卓越的人”。张敏以张荣桥学长为最好的榜样吐露心声、表明心迹。

  见字如面,见信如晤。往来的书信,倾注了写信人的真挚情感,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榜样是前行的光,照亮前进的路。祁门的少年们,正在成长之路上追随着这束永恒的“星光”,让这束光指引着前行的方向,追光逐梦,不负韶华。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