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4日电(通讯员 田寿楠)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为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守住农民群众“饭碗田”,浍南镇紧抓耕地非粮化整改,以“守存量、扩增量、防变量”为主要工作抓手,织密耕地“责任网”,不断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积极调度守存量。浍南镇党委政府抽调自然资源规划所、农业综合服务站等精干力量对辖区内20个行政村畜禽养、水产殖户逐村摸排,摸清养殖户用地情况、手续办理、位置分布、存栏数量等情况,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针对摸排数据开展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宣传解读,明确“非粮化”问题整改和“非粮化”整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对个别存在顾虑的农户,发挥村干部亲缘地缘优势上门讲解政策、疏通疑虑,引导广大群众务必做到“先审批、后建设”。结合前期摸排数据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整改目标和整改时限,对整改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适时展开调度,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问题整改。
主动作为扩增量。浍南镇负责自然资源相关业务的分管领导及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块,结合河道清淤、排涝等工程项目努力建设新增基本农田。全面开展撂荒土地调查摸底统计工作,全面梳理辖区内各类违规建设用地,对弃耕撂荒、违规用地区域的土地承包人、地块名称、面积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排查台账,精准掌握可复垦土地底数。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复垦过程中听取村民意见,邀请村民参与,做到应复尽复。通过复垦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推动“良田”变“粮田”,有效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巡查监管防变量。浍南镇纪委部门与相关单位、责任人联合行动,建立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举报、巡查、监测、执法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坚决杜绝新增耕地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对违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置。组织开展日常实地巡查检查,加强动态监管,针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平时巡查不认真、工作开展不深入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对成绩突出的村进行表彰奖励,以有力监督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