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正文

合肥打造“助坐标”服务品牌 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2023年12月01日 17:09 来源: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1日电 (郑佳 孙亚天 江婷)2021年7月,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立足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不断创新探索社会救助新模式,通过引入合肥市庐阳区社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打造“助坐标”精准救助品牌服务项目,建立健全政府基本保障和社会力量帮扶有机结合的长效机制,有效链接了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爱心人士等服务资源,为困难家庭编织了一张立体化的救助网络,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着力构建普惠救助兜底保障的“坐标系”。

  摸清实底,锚定“原点”,夯实社会救助基础。杏林街道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合作模式,建立“1+3+3+N”的社会救助体系,即以服务救助对象为中心,以三项清单为基础,围绕三方联动,通过项目认领、资源链接等方式,组建多支救助志愿者队伍,推动社会救助与社会工作融合式发展。该项目自开展以来,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等特殊人群,开展底数摸排和定期巡视探访,实现一户一档、一月一更新,为精准帮扶提供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共计走访困难群众420人次,为困难群体建档53户,真正把困难群众家庭状况和救助需求摸清,让困难群众困有所帮、难有所助;开展主题活动39场,共计服务395人次;通过“五送五心”行动,提供义诊、义剪、便民维修、温馨陪伴等服务达236人次,着力打通关心和服务困难群体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需求,确定“X轴”,深化救助精准帮扶。聚焦困难群体个性化需求,依托服务救助与资金救助“同步走”的服务模式,开展精准化、多元化帮扶。以走访入户、个案救助等形式与服务对象建立互为主体的共生关系,精准识别服务对象需求,提供专业服务,实现一对一帮扶。2023年4月,杏林街道通过链接资源筹集1000元的捐助用于为居民加装楼梯扶手,改善了社区长者、残障群体的居住环境;2023年8月,链接社会爱心人士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捐助轮椅一个,同时组建志愿服务队为其提供情绪疏导和出行陪伴服务;每逢节假日,主动开展走访慰问,为辖区内的困境家庭和老人送去慰问品,给予服务对象必要的关心扶助。聚焦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量体裁衣”式精准帮扶服务,让社会救助措施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温度。

  凝聚合力,延展“Y轴”,激发救助新动能。集聚“五社联动”最大合力,培育壮大辖区助困团队,探索实施“社区+社工+专业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工作路径,提供政策救助和社会力量帮扶,统筹整合各类救助资源,针对困难群众提供生活、医疗、便民服务等多方面的关爱行动。截至目前,联合辖区单位以及爱心志愿者共实现困难群众微心愿15个;开展慈善互助金捐赠仪式1场,为8名特困老人发放了捐助物资;通过慈善义卖募集资金888.6元;通过孵化、培育“星星点灯”志愿服务队和爱心行动队,为困难人群提供入户探访、精神慰藉、结对帮扶、上门理发等活动。发挥资源链接优势,补充社会救助力量,将单一的“兜底式”救助与“造血式”“物质+精神+服务”方式相结合,不断满足困难群众的救助需求。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