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1月30日电 (通讯员 王雪领 李兰凯)自去年10月份以来,萧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持续深化文明培育主题,不断创新文明实践形式,进一步丰富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培育更具力度,文明实践更具温度,文明创建更具精度,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力充分迸发,文明之花在城乡多彩绽放,阵阵文明新风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浸润着群众心田。
强化文明培育,倡树文明新风。萧县落实《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通知》要求,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深入全县各行政村开展《二妮劝妈改旧习》《儿女婚事》等文艺作品巡演巡讲,已累计巡演80余场次。持续做好移风易俗典型案例线索挖掘报道,加大“零彩礼”典型的宣传。目前,全县累计涌现“零彩礼”典型案例50余例。今年2月,《萧县,抵制高价彩礼 涵养文明和谐乡风》案例,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四个一批”典型案例汇编》。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组织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评选活动,评选出“第六届萧县新时代好少年”20名、获评“第六届宿州市新时代好少年”3名;深入挖掘各类典型事迹素材,树立一批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今年来,萧县获评“萧县好人”32人,“宿州好人”19人,市级以上优秀志愿服务典型5例(目前全县中国好人17人),其中萧县退役军人王迪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落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五进”活动方案》,组织“五进”活动4场(次),联合县关工委开展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10余场次,网络媒体报道累计受众人数近万人。高质量承办全市第二季度“宿州好人”和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现场会。
深化文明实践,温暖群众心田。萧县构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网络体系。目前,全县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26个,实践站277个,计划延伸文明实践点5个,实践中心(所、站)建成率100%。持续完善志愿服务注册登记、培训管理、褒奖激励、物质保障、技术支持等规章制度,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全县已注册志愿者249327名,各类志愿服务队伍401支、社区志愿服务站30个、社区志愿服务广场16个,27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均建立了志愿服务队伍。萧县伏羊文化节期间,组织百余名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保障主(分)会场井然有序。组织开展“书画促创建”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营造浓厚活动氛围。积极培育文化文艺、科学普及、“五老”人员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举办“2023年萧县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大赛”,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实现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深化文明创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萧县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一体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全面推进全县2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使用,深入推进各学校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村镇56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50个、市级以上文明校园33所、市级以上文明家庭28个。2023年初,萧县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通知》,围绕公民道德、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共服务、公共文化、公共关系、公益活动等7大提升行动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按照“周督查、周通报、周小结”的工作制度,组织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督查。萧县伏羊文化节期间,认真落实《关于萧县伏羊文化节期间文明创建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围绕9大重点整治领域开展专项督查,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程度。截至11月30日,开展集中督查42次,共发现、交办突出问题1623件,目前已整改问题1580件,延期整改43件。整改达标率98%。(完)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