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1月15日电(通讯员 吕欢欢) 河水波光粼粼,两岸花草错落,沿岸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走进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滨河公园,一幅城河相依、共生共融的优美画卷徐徐次第展开,令人沉醉。
更让人欣喜的是,这一美景还在不断“生长”中。这一转变,是肥西县高位谋划,来之不易的成果。
今年5月至今,肥西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紧紧抓住水污染防治这个“牛鼻子”,着力推进派河水域治理工作,有效促进了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让派河再现碧波荡漾的美景。
精准施策 构筑系统治理和流域治理新格局
从高处俯瞰,蜿蜒派河、波纹荡漾,两岸植被丰茂,柳树成行、杨树成林,就像一条静谧的绿丝带镶嵌在城乡之间,蔚为壮观。
作为肥西的“母亲河”,派河发源于肥西县中部江淮分水岭,全长约48.9公里。千百年来,源源不断地蜿蜒流淌着,滋养着万物,滋养着两岸人民。
在“安徽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中,肥西派河段更是运河跨越江淮分水岭实现江淮沟通的关键一段,保护派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今年5月至今,肥西县以派河“一干十支”384个入河排口为抓手,以同期排口排放水质为依据,将入河排口分成“攻坚排口、重点排口、一般排口”三类,按照“分期排查、分步整改”“回头看、再排查”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推进派河流域综合整治成效巩固工作。
在肥西城关老城区,湖湾圩低排区总流域面积约2.4平方公里。“过去这个片区雨污管网存在混接现象,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部分生活污水直排派河。”肥西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对市政道路合流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以及混接点改造等,该片区雨污分流工作基本完成,全新的湖湾圩水质净化站也同期投用,解决了片区污水直排河道的问题。
共同守护一河碧水清流,肥西县还以彻底消除派河流域雨污混接现象、确保引江济淮河道水质达标为目标,投资近20亿元全面实施派河流域综合整治。
通过精准施策治理,城西排涝泵站片区综合整治涉及市政道路7条、排水户16个等,总问题点位数420余处,整改前在旱季约有2000吨/天污水进入排涝站前池,实现城区河湖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
如今,站在高大壮观的派河口泵站,派河的一泓清水正缓缓流淌。肥西以自我加压,逐难而行的铁腕治水决心,倾力守护着这条江淮运河上的黄金生态廊道。
紧扣价值转化做文章 共同守护碧水清流
暮色笼罩,横跨派河的青龙桥霓虹灯准时闪烁,流光溢彩的灯光照在河面上,使肥西县的夜景格外迷人,引得周围的人群驻足停留,拍照打卡,尽情享受当下。
家住旺郢家园小区的方阿姨和朋友又来散步了。“与其说是灯光美,不如说是水美,因为有水才显得灵动。”在派河河畔住了快二十年,每天沿河散步成了方阿姨雷打不动的习惯。
方阿姨所说不错,水是万物之灵,而派河河水独具灵性。一年四季,派河上的景色各有不同。每年的丰水期、枯水期,派河也随着河水的深浅、水流的多少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姿态。
大多时候,派河都是碧绿如玉、静静流淌着的,和肥西这座小城和谐共生,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派河都是河清水畅、岸绿景美,流水如玉就是对它最贴切的形容了。
近年来,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肥西县因地制宜沿河打造桥下新空间、滨河公园等休闲娱乐的项目业态,让派河两岸变得更宜游、更亲民。
水畅了,水清了,两岸的业态也丰富了,散步赏绿植,健身看风景,享受城市滨河生态空间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又一乐趣。沿途,一个又一个景观节点成为不少市民拍照打卡处。
以翡翠桥为例,其桥下空间在设计改造过程中,综合运用公园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理念,从环境整治和功能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致力于打造主题鲜明、功能多元、绿色开放、具有文化内涵的高品质桥下空间,派河大道南侧停车场、运河南岸休憩空间、运河北岸儿童乐园“拔地而起”,将城市中原本的“灰空间”转变为“公共活力空间”,焕新城市生机与活力。
无独有偶,以“水岸印记·多彩派河”为设计主题的滨河公园,同样也是不少居民游玩的不二选择。今年65岁的张业发是土生土长的老肥西人,“以前这里就是片荒地,没人愿意来,现在变成了公园,我们一有空就来这里散步,空气都格外好。”
蝶变源于一次精心改造。通过“亲水”实现“亲民”效果,该公园逐渐成为融合优美湿地水乡的自然景观和集运动、休闲、生态、康体为一体的都市综合性休闲场所。
“我住在这里快40年了,现在这个公园成了我们的后花园,喜欢得不得了。”家住附近的袁阿姨向记者说起时,连连竖起大拇指点赞。
以上,均是派河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成果缩影。成效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持续巩固。
近年来,肥西县将派河两岸环境综合整治纳入节点平台管理,加快推进江淮运河景观带建设,努力提升两岸市容环境,确保水清、岸绿、景美。去年,作为引江济淮工程唯一穿城而过县市,肥西县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江淮运河两岸环境整治项目。
为进一步拓展治水力量,肥西县依托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强化监督管理,建立派河流域智慧排水监管系统,实现排水管网24小时在线监测,快速发现问题,精准锁定源头。同时,还进一步强化河长制工作,高频次巡查河道及沿河排口,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夯实雨污分流整改成效。
问渠那得清如许?派河之水保护来。如今,“不让一滴污水流入”,肥西倾力守护这条江淮运河上的黄金生态廊道。一来二往,在派河清流滋润下,肥西县将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完)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