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1月12日电 (黟宣)11月11日,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文化之美·纸上空间”安徽纸工艺项目年度成果展在黟县碧阳镇南屏村开幕。
开幕式上,展览主办方——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发布了《安徽纸工艺项目白皮书》和《文化之美·纸上空间项目宣传片》。多省非遗中心领导,黟县政府领导,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领导,安徽省美术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创意与设计学院、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黄山学院等院校领导、教师,安徽当地非遗传承人,媒体记者,参展艺术家等出席了开幕式。
“黟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徽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今天,各界媒体、专家学者、艺术大咖相聚黟县传统古村落黟县,雅俗共赏“文化之美”,梦回千年“纸上空间”。我们真诚期盼各界各位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关爱黟县,让更多的优质资源、非遗业态、创新理念,与黟县相生相容、相得益彰,持续迸发出更多元、更灿烂的“火树银花”。”黟县县委书记程寄县在开幕式上发出邀约。
安徽纸工艺成果展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苏丹介绍:“手工造纸是古代文明的巅峰,也是我国众多非遗项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它体现了非遗所传递的文化属性。造纸工艺的多环节、协作性又具有现代工业的特征。因此,传统与现代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壕沟和壁垒,用今天的创造发明和艺术形式去赋能传统文化是顺理成章的。同时,非遗作为人和环境互动的产物,具有空间属性和环境属性,让非遗重新回归特定环境并从中获得能量,是我们选择南屏古村祠堂建筑作为展览空间的主要原因。”
2023年,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以“安徽手工纸”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联合非遗传承人、学者、艺术家、设计师组成安徽手工纸创作营,完成了31件/套“纸”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并在南屏村的经典徽派祠堂建筑中举办“文化之美·纸上空间”安徽纸工艺项目年度成果展,旨在“从艺术的角度发现纸”,同时也是对非遗的展陈方式和非遗的在地艺术建构功能的一次探索。
本次展览将在南屏村叶氏宗祠(叙秩堂)、叶氏支祠(奎光堂)展出持续至29日。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