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正文

【中新皖间观察】这个节,旌德为什么越办越红火?

2023年10月28日 14:07 来源:中新皖事微信公众号

  金秋“芝”约,旌“砚”之旅。10月26日,第七届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暨宣砚文化艺术节拉开了帷幕。

  当日,灵芝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灵芝产品、药食同源(灵芝、黄精)产品、文房四宝产品、特色旅游商品、文创产品等琳琅满目,非遗制作技艺魅力展示……线上网络直播、线下展示展销尽显一派红火景象,“国际慢城”旌德愈发多滋多味,吸引各地宾客奔赴而来。

  值得关注的是,这个灵芝文化旅游节,旌德已连续办了六届,历经15年的光阴,不仅没过气,反而越来越有名气,成为这座山中小城的一张名片。

  在旌德,灵芝有啥不一样?灵芝文化旅游节又为何能越办越红火?

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不少人会好奇:旌德与灵芝是如何双向奔赴的?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的“出圈”离不开“精准踩点”。徜徉在“旌德时间”里,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文化一直是旌德的生命力所在。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是旌德打造灵芝文化旅游节的一大关键。

  中共旌德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旗会在现场介绍,旌德县名寄意“旌表贤能,彰扬礼德”,是“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和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安徽省首个、全国第六个“国际慢城”。近年来,旌德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民族产业,灵芝已成为旌德绿色发展的金字招牌。同时,宣砚也已成为旌德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

旌德好品展示及非遗文化展。叶智成 摄
旌德好品展示及非遗文化展。叶智成 摄

  古人将灵芝视为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延伸出众多神话传说,并成为千古佳话。灵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自古以来被民间称为“仙草”。旌德位于黄山东麓,这里雨量充沛,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温度和湿度都特别适合灵芝的生长。县内云乐灵芝种植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本草纲目》、《王祯农书》都有描述旌德出产灵芝的记载。

  多年以来,旌德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为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自2008年5月起,15年间,从“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十佳休闲养生旅游县”到“中国灵芝产品交易中心”“灵芝美食之乡”……旌德坚持传承灵芝文化,深耕文旅融合,通过节庆搭台,整合产业资源要素,相继在长三角等地举办“旌德灵芝”品牌推介会,推动灵芝产业发展,灵芝品牌更加响亮、市场更加广阔,已成为旌德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灵芝犹如朵朵祥云。叶智成 摄
灵芝犹如朵朵祥云。叶智成 摄

  经过多年发展,旌德灵芝产业基本形成了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灵芝全产业链,“旌德灵芝”种植基地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100个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2022年全县灵芝子实体和孢子粉产量1200吨,总产值5.5亿元。

  下一步,旌德县将以创建灵芝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为核心,力争3—5年实现旌德灵芝生产加工良种化、标准化、清洁化、区域化,初步建成在全国具备一定影响力的灵芝产业发展示范区,至2026年,合理规划全县灵芝区域10万亩,其中林下仿野生种植基地达到1万亩,三产总产值突破10亿元。

  回望“旌德灵芝之路”,可以说每一步都饱含着文化的高度自信和产业的先行魄力。当下,在挖掘实质性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同时,如何“芝”繁业茂也成为旌德努力突破的发展命题。

创新是最好的出路

  节庆届届过,如何出彩?

  与时俱进,便是旌德打造灵芝文化旅游节的又一“法宝”。

旌德灵芝产品吸引众多民众前来观看交流。叶智成 摄
旌德灵芝产品吸引众多民众前来观看交流。叶智成 摄

  本届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又推出了新打法:整个节庆共开展11项系列活动,涵盖非遗展示、文化交流、自驾越野、招商推介、采风踩线、产品展示等多个领域。

  其中,最为亮眼的当属皖南黄金(旌)线文旅推介和同期举行的宣砚文化艺术节。

  皖南黄金(旌)线招商简介暨项目签约仪式上,16个重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涉及新能源、休闲、康养、电子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协议总投资达58亿元。皖南黄金(旌)线十大系列文旅产品正式发布。

  “皖南黄金(旌)线”西连黄山风景区东大门,东接皖南川藏线,贯穿整个旌德县,是长三角地区进入黄山风景区的重要通道之一。

  皖南黄金(旌)线十大系列文旅产品包含旌德县十大主题线路、十大主题活动、十大美宿(酒店)、十大越野线路、六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

  这条线路底蕴深厚,生态优良。沿线还有传统村落26个(国家级9个,省级17个),有旌德江村和旌德文庙两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一路行来,满目重峦叠嶂,青山绿水,是长三角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区域之一。

  这条线路资源丰富,宜居宜游。这条线路上,共有A级以上景区8家。其中,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4家。比如,旌阳镇创成全省第一,全国第六个“国际慢城”,白地“宣砚小镇”获批全国首批特色小镇等。灵芝、黄精、茶叶、香蔗、花生、香榧、黄牛肉等特产久负盛名,旌德拥有6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这条线路业态丰富,充满希望。全县以打造“小山城、大门户”为目标,突出“绿色、红色、古色”,做好“养”文章、做活“夜”经济、打响“仙”字牌,实现“到黄山看风光、到旌德看星光”。推出和计划打造国医馆、山地太空舱、水街夜市、通用航空、滑翔伞、旌德灵韵大型沉浸式主题剧本杀小镇、凫山村投资开发度假区等一批差异化项目,集聚康养休闲、会务培训、山地气候疗养、温泉美容疗养、中医养生疗养等健康养生业态。

皖南黄金(旌)线招商简介暨项目签约仪式。叶智成 摄
皖南黄金(旌)线招商简介暨项目签约仪式。叶智成 摄

  宣砚文化艺术节则是宣城市第11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分会场活动之一。

活动现场展陈的旌德宣砚。叶智成 摄
活动现场展陈的旌德宣砚。叶智成 摄

  近年来,旌德县按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多方面扶持产业发展,多思路推进产品开发,多举措推动产业链发展,依托宣砚文化赋能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2015年以来,累计培养砚雕工艺师100余人,其中包括两位非遗传承人,2位国家级制砚艺术大师、6位安徽省中高级工艺美术师。2021年,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认定为“中国文房四宝技艺研学基地”。截至目前开发文创产品2000多种,其中“山河”“非遗”“家风”等文房四宝套装礼盒获得“安徽省名牌伴手礼”“安徽省好网货一等奖”“安徽省特色旅游商品”等奖项。

  多年以来,全县境内散落的文化和产业瑰宝,如今被一一采撷,成为新的内容,为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注入新鲜血液。

  依托灵芝文化旅游节品牌,旌德不断创新,也涌现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

  既是熟悉的味道,却又已跟以前大有不同。何以不火?

  15年来,旌德灵芝文化旅游节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很多旌德人乃至各地游客、客商们的集体记忆,更成为旌德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符号之一。

  这样的节,值得持续……

  (作者:叶智成)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