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16日电 题:和美乡村馆 黟县展新颜
作者:程李星桦 何彦铭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日前,在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3·合肥)上,首次设立的和美乡村馆迎来了省市领导和广大市民的特别关注,一度成为大家的网红打卡点,出圈出彩。黟县是这次黄山馆的承办者,向全省乃至全国展示了黟县乡村之美。为什么是黟县呢?
高颜值的“画里乡村”让人“黟见倾心”。
此次黄山和美乡村馆的正中间是以黑茶砖搭建的中国鼎,采取徽州建筑的榫卯结构,外层是黟县“五黑”产品”中的黑茶砖铺面,展示的是黟县的徽派建筑之美和特色农产品之优,体现着“徽州有黟县、黟县最徽州”。
初秋锁寒,行至宏村镇塔川村,灰墙白瓦与红黄乌桕交叉相融,疏林微烟,叶红霜落,尽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画中秋景。
稻浪留香,骑行于碧阳镇关麓村网红“S”湾,徽派民居的韵味在金黄的稻田完美糅合,云卷云舒下乐闻丰收,在一幅金黄色画卷里享受着村庄的宁静与惬意。
窥一斑,知全貌。黟县是徽文化重要发祥地,现有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6个、中国传统村落46个、美丽乡村省市中心村5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81项,完整保存大量明清民居、祠堂、牌坊等古建筑,生态环境绝佳,森林覆盖率达84.8%,人文底蕴与自然景观辉映,享有“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等美誉。
小而精,美而致。黟县始终兼顾乡村的古朴与人文的厚重,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意见、保护利用负面清单和抢救性指南,从村落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20%作为文物保护资金用于村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突出村庄特色,优化村规民约,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五微”治理,探索推广“席地而坐”,因地打造“金边银角”,以景区标准规划乡村建设,下足绣花功夫,让村民、游客在全域乡村得到更多微观感受。实施徽州文脉传承工程,搭建高校非遗传承互动平台,丰富文创产品,推动民宿与康养、研学、运动、摄影、写生、电竞等多业融合,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民宿等展示活动,建成非遗传习基地20余个。
高价值的“国际乡村”让人“黟见钟情”。
“资源禀赋再好,名声再响,没有更高格局与视野,也最终会落后、会枯竭。”从86年开办乡村游以来,黟县始终见证并参与着中国乡村旅游的全过程,从观光游、体验游到度假游、研学游,从个人游、团队游到商务游、定制游,从短期游、国内游到旅居游、国际游,黟县将乡村着眼于国际视野,建设更为钟情的意境乡村。
宏村南湖上的画桥驮起的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卧虎藏龙》电影开篇“李慕白牵马”之景,在这泼墨山水画里融合了一股侠骨柔情。
塔川村里的阿琳娜花园民宿,男主人阿明善做德餐、女主人黄琼善做中餐,于是中西美食就在这里交融碰撞,南来北往的游客在这里可以尽情感受碰撞之后的化学反应。
一路走来,黟县始终将乡村发展与农文旅体康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创新更新潮的业态、更丰富的内容、更多元的体验,推动乡村旅游全域发展。
创意国际范业态,围绕农事体验、写生研学、徒步探险等,推动创意创新与康养、研学、运动、摄影、写生、电竞、民宿等多业融合,兼顾“山、水、村、夜”四大经济,开发开蒙礼、学篾匠等研学游特色活动,丰富《宏村•阿菊》《西递传奇》等夜娱产品,提升秀里影视村、守拙园等影视创作基地,引进滑翔伞、热气球等时尚户外休闲运动,打造了国家级研学基地1个、省级2个,建成一村一品特色村34个,培育农旅融合业态25处。
创新国际范产品。接续举办18届国际山地车公开赛、国际乡村摄影大展等节展赛事,引进100余个高品质文旅项目,构建以新加坡悦榕庄、景域帐篷客、东榕华美达等为主的高端旅游休闲度假服务产品。打造“黟宿美居”民宿品牌,规范发展民宿918家,形成塔川、碧山等8个民宿集群,发布全省首个民宿团体标准《黟县民宿管家服务规范》。全县民宿直接提供岗位近4000个、间接带动2万人就业,承办两届全省民宿大会,获评中国乡村民宿发展示范县,收获全省一半的全国甲级民宿。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接待游客超13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2亿元;各景区接待人数29.8万人,同比增长97.2%。
创优国际范人才。全面打造“新黟县人”品牌,开展“黟企谈·谋发展”“青春黟起谈”活动,塑造“六黟”人才引育工程,让具备全球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和多元文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才等“新黟县人”爱上黟县、扎根黟县。目前全县已吸引常年旅居留居、投资创业的“新黟县人”350余人。
本次和美乡村馆的中国鼎,就是由“新黟县人”、鲁班奖获得者张保国先生全程设计。在其影响下,他的女儿耶鲁大学硕士张靓秋、女婿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硕士刘鲁滨也投身到当下黟县的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在他们的策划和召集下,今年有20多位的年轻建筑师、设计师聚集碧阳镇丰梧村开展“丰梧季—乡村建设”活动,在设计领域有了很好的反响。目前,他们策划的第二期丰梧季——关于记忆与文化的编织活动正在进行招募和征集。
随着“新黟县人”来到黟县、扎根黟县,他们与黟县本地“土专家”“田秀才”们结合在一起,新思维破解老难题、老手艺解决新问题,在黟县的文旅产业、民宿经济、村庄建设、乡村运营、基金村落、创意经济等多领域、多业态,运用所学所能为乡村建设贡献着力量。
高品质的“和美乡村”让人“黟见如故”。
此次黟县的和美乡村馆里展示着这样一个村口小节点:一棵桂花树立在一座名为“和为贵”的小门楼旁,门楼里则摆放着一个开满荷花的水缸。这是来自碧阳镇碧山村和美乡村建设的实例。碧山村村口道路边有处小三角地块,属于三户农户,因自身原因,三家关系难以和睦相处,就分别用于堆积柴草等杂物,严重影响碧山村的村容村貌,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村书记通过“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多次上户进行谈心谈天,让这三户了却了心结,一致同意把地捐出来用于村“微改造、精提升”,在此基础上,村里建成了“和为贵”节点,成就了当代和美乡村的一段佳话。村集体在利用这块地的时候,采用徽州传统工艺手法,利用徽派门楼建筑,配置桂花树,寓意“和为贵”,让整个节点远看像一个“让”字,更将徽文化“做退一步想”的乡村治理品牌更加形象化、乡土化。
黟县在乡村建设时,发挥传统村落、古民居、“孝”文化等文旅资源优势,挖掘了西递民居——胡文照故居门楼上“作退一步想”门楼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创新推出以“听、理、劝、借、退、和”六字诀为要义的“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基本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的目标。同时,并重现代技术加持,搭建“e”治理APP网格化管理平台,拓展“黟家人”微信小程序功能,创新“数字黟县”数据底座,推动民意一拍通达、线上线下一体联动,构建共治善治的基层社会治理生态系统。积极推行“乡贤+社会治理”模式、心灵花园工程等创新做法,广泛吸收“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士和具有一定威望的社会贤达、能人等加入人民调解员队伍,成立乡贤理事会78个,打造“金玉琴”“乡贤老唐”等特色调解室。
和美乡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便可建成的,也不是新一轮风口上的生意,而是需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尊重历史、结合当下,敢于创意创新,担当为本、实干为要,持续不断攻坚作战,点滴变化不断累积,才能从量变到质变。
“拥抱大黄山、建设大黟山”,黟县将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挖掘徽文化内涵,展示山水村落之美,通过融合各类场景业态,乘势而上,奋勇争先,聚力“三个乡村”稳步推进建设大黟山高颜值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奋力走出新时代黟县乡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完)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