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2日,由民革中央、政协浙江省委员会主办的“推进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第六届莫干山会议”在浙江湖州德清举办,来自全国“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等议题,分享经验、凝聚智慧、共谋发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受本次大会组委会委托,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新闻社大数据研究院广泛收集和精心遴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十个典型案例,集中展现乡村振兴取得的重要成效和形成的有效模式。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祖源村乡村旅游产业模式入选展示,并以《安徽省休宁县祖源村谋划产业发展 探索“农旅结合”的乡村旅游产业模式》为题,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祖源村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上的做法和经验,是安徽省唯一入选案例。
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张慧东在会议中表示,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振兴”视角,总结提炼得出十个典型事例。这些可参考、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案例,将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祖源村为何入选
祖源村位于休宁县溪口镇西南部,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村庄依偎在海拔685米的山腰,粉墙黛瓦、徽风皖韵、生态绝佳,村中保留着众多水口、古桥、古民居等文化遗存,尤以千年红豆杉、百余亩油菜梯田景观而著名,有着“梦里祖源”的美誉。
《典型案例》介绍了祖源村乡村振兴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与工作成效、经验借鉴。近年来,祖源村依托旅游、文化、生态等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五微行动”,点亮乡村振兴,通过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修缮村内地标建筑祖源堂,还原乡村记忆,修复保护、改造村中保留的众多水口、古桥、古民居、古树、思贤岭等历史文化遗存,挂牌保护古树名木,全面提升乡村颜值,全面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用活生态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民宿集聚集群,开发“梦乡村”民宿项目,发展15家民宿经营户成立民宿联盟,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祖源村还坚持文化兴村,收集整理“铁血丹心”等文化传说,丰富旅游资源,讲好祖源故事。
村寨大片的梯田,四周连绵的山峰,铁骨丹心、祖源神木、南平翠竹、水口思源、峡谷清幽、古井清心、青龙瀑布、长岭思贤、田畴层叠等十处自然景观,借助生态资源,祖源村大力发展多元化乡村旅游业态,渠道推介祖源旅游资源,“游梦里祖源、品老家味道”IP 逐渐深入人心,逐步探索“农旅结合”乡村旅游产业模式,焕发古村生机,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2018年以来,祖源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并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深山里的“空心村”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村里常住人口从2016年的170人增加到现在的近300人。
休宁乡村振兴底色
走进位于皖赣交界和新安江源头地区的休宁县汪村镇田里村,山水宜人,生态绝佳,在绿水青山围绕间,白墙黛瓦集聚处,一口口大小不一的鱼塘不规则地分布在汪村镇的各个角落,形成村落与鱼池共生、人与鱼相伴的独特农业景观。
田里村山高林密,溪涧纵横,空气绝佳,为山泉流水养鱼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们山泉水养出的鱼,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备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本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产业。”田里村村书记余翠华表示。近年来,田里村加强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让好生态为泉水鱼产业保驾护航,让村民共享生态振兴带来的发展红利。
在休宁县,像田里村这样的生态村庄比比皆是,祖源、璜尖、白际、新安源……越来越多的村民依托绿水青山吃上了“生态饭”,一幅幅乡村生态振兴的美丽画卷在休宁的山水间徐徐展开。
近年来,休宁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立足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休宁山泉流水养鱼模式和油菜绿色生产及多功能利用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同时,休宁县更加注重优质农产品品质评价体系,完善优质农产品分等分级制度,创新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在全县实施全域茶园绿色防控,建立了水稻、茶叶和菊花等农作物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连续多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基本形成了“五化”利用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8.41%,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已达到100%。
休宁县位于新安江源头,自2012年以来实施了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三轮试点工作,同时,休宁县也将试点工作作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
在这期间,休宁县共实施了新安江综合治理项目89个,完成投资35亿元,其中获得上级补助6.5亿元。创新建成“生态美超市”110家,乡镇覆盖率达100%,并入选“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其中流口村“生态美超市”荣获国家八部委“母亲河奖”。
在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方面,休宁县完成黄山市白岳活性白土有限公司与凯盛石英材料有限公司9.5万立方米水权交易,实现全市工业水权交易零的突破;开发西田林场林业碳汇项目,完成全省首笔跨市域“生态检察+林业碳汇”项目交易,促成合肥某公司购买碳汇量1112吨。
此外在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休宁县从基础设施薄弱的乡村入手,大力实施“五微”行动,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累计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82个,整治自然村175个,完成农村改厕12188户,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14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率20.92%,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1.02%。
目前,休宁县已拥有省级生态振兴试点乡镇1个、试点村2个,市级试点村2个。下一步,休宁县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开启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延伸阅读:中国新闻社大数据研究院
中国新闻社大数据研究院致力于开展境内外舆情研究,打造专业的研究成果交流平台,为政府、企业、学术界等提供独立、专业、权威的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
立足未来,中国新闻社大数据研究院将以业内领先的大数据分析实力、舆情研究水平和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聚焦境内外舆情、统战工作、政策研究、社会治理、城市发展等方面,不断推进相关研究工作,并发布主题研究成果。
(作者:成展鹏)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