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26日电(通讯员 戴志强 高鑫 章子雄)7月26日,由池州市滨江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铁大桥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池州长江公铁大桥首个主塔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大桥建设迎来重大阶段性进展。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连接铜陵市枞阳县和池州市贵池区,是合池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大桥按照“公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合并过江的标准建设,具有大跨、重载、高速等特点。池州长江公铁大桥全长3.1公里,其中跨江大桥主桥全长1768米,主桥为跨度812米三主桁三索面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塔以优美的空间钻石型钢筋混凝土桥塔为造型,素有“天空之桥”的美誉。
此次施工完成的4号主塔基础采用77根桩长112米,直径2.8米的钻孔灌注桩,钻孔深度达138.5米,平均入岩约110米,超深钻孔桩钢护筒施工、钻孔、接长、下放、水下混凝土灌注等均有较大难度。为此,中铁大桥局池州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技术攻关。针对钻孔桩成孔深度大、入岩深、垂直难的情况,项目部通过配置梯次大型旋挖钻机采用二级成孔的逐级扩孔工艺,保障钻孔顺利精准钻进。除此之外,针对4号主墩地质较软,影响钻孔施工效率的情况,项目部在以优质钠基膨润土制作优良泥浆的同时,采用直径1.5米的“水道钻”筒钻,防止孔内钻渣附着钻头表面及包裹底部钻齿,保证钻孔成孔效率。“我们通过结合实际地质条件对超深钻孔桩施工方案的进行优化,最终实现了在“大干120天,确保主墩钻孔桩全部完成”劳动竞赛中,100天便顺利完成了4号主墩全部77根桩基的施工,为后续主墩承台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铁大桥局池州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项目经理张家伦介绍到。
由于4号主墩为江中墩,在主墩钻孔桩施工时,项目部高度重视环保、水保工作。为杜绝泥浆污染长江水体,项目部采用两艘泥浆船专门在船上进行拌浆作业,通过密封管路输送到每个钢护筒中。同时,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在作业平台每个钻孔处设置了钻渣箱,通过封闭货仓的渣土车转运至弃渣场,解决了泥浆泄漏对江水造成污染的隐患。此外,项目部通过采用创新技术,在栈桥上设置了污水收集-过滤-净化系统,将日常冲洗栈桥路面造成的污水统一通过平台边缘设置的污水收集管路输送到污水净化处理设备中,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尽全力减少可能因施工造成的污染情况。
当前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正处大干快上的关键时期,截止目前,南岸主桥4号、5号、6号墩钻孔桩施工已全部完成,南引桥钻孔桩已完成282根,占引桥全部440根钻孔桩的64.1%,承台已施工完成2个,占全部17个承台的11.8%,墩身已施工完成2个节段,项目建设形势一片大好。
池州长江公铁大桥是完善城际交通网、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实现跨江发展与铁水联运的重要一环,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与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高速联网,对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绿色低碳的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三优池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完)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