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11日电(通讯员 权杨晨 何晓微)夏日炎炎,稻田方正,青葱柔软的稻苗成片排列,随风摇曳。走近,田中水波荡漾,小龙虾在水中安静成长。安徽省肥西县山南镇有一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万丰合作社。七月以来,暑气逼人,合作社下的农田里却仍是一副欣欣向荣的“稻在水中长,虾绕稻边游”之景。
今年是万丰合作社成立的第六年,它已经是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500强,拥有稻虾种养面积1000多亩。从2018年起,“浮顶山”牌富硒稻虾米连续四年获得全国优质渔米评比(三金一银)大奖。
成立次年就一炮打响,豪夺金奖,并且连续四年都斩获佳绩。聚焦万丰合作社,探寻稻虾共生的致富密码。
联合体运营模式
产业振兴要调动多方主体的积极性,万丰合作社成立初期就下设浮顶山公司,形成“合作社+公司+社员+基地”联合体运行模式。
该模式发挥农民主体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社员基本由当地农户构成,合作社通过开展帮扶培训,带动周边农户联合种植、养殖,由农户购买合作社秧苗,再由合作社收购成熟农产品。万丰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孙先富说:“为了吸引更多农户加入我们,我们每斤的收购价格比一般收购方要多30元。”
目前,合作社已经通过联合体带动农户576家,田地总面积19700亩,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高新技术运用
创业初期,孙先富就十分重视高新技术的运用,万丰合作社被肥西县科技局授予“肥西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常年与农业专家不定时交流合作,组成稻虾养殖顾问,为稻虾养殖发展“把脉”,提供技术指导。
同时,万丰合作社为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创造平台,同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展开密切合作。截至目前,万丰合作社已经申报五项发明专利,授权十七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且已有两项专利成功转化落地。
目前,合作社还是安徽省水稻机抛秧技术的试点地,相比起机械插秧模式,机械抛秧技术可推迟20-30天捕虾,同时降低种植风险,不会伤害秧苗根部,秧苗翻青快,效率高。
重视人才引进
万丰合作社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形成内生动力,主动塑造“人才红利”。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目前已经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共建大学生实践基地。“把人才留住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孙先富求贤若渴,十分欢迎大学生来合作社进行社会实践,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保障优良品质
万丰合作社始终秉持“环保、绿色、有机”理念,坚持不打农药,通过稻虾共养生态模式发展实现了“虾米双丰,提质增效,增肥地力,生态循环”。
打造生态农业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打造电商运营模式。合作社从去年6月开始进行电商直播带货,为了提高成效,今年与安徽新部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确立“达人带货”直播销售模式。为了营造农村原生态的直播氛围吸引顾客,直播通常在户外进行,每逢当地“荷花节”等特色文旅节日,合作社也会受邀在节日当天的会场进行直播带货。
目前稻虾共生模式亩产收益已达4000元至5000元,去年营业额达1340万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万丰合作社致力于打造“稻虾鳝菜(芹菜)”综合养殖田,向亩产收益破万、年产收益突破1600万的目标迈进。(完)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