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正文

安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创新运行机制 促进团员青年全面发展

2022年12月19日 09:40 来源: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12月19日电(通讯员 夏涛 张梦晗 岳鹏)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20级环境工程专业团支部成立于2020年9月,现有共青团员50名,入党积极分子44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2人。团支部着力推进组织机制与活动方式创新,构建“1+2+7”班团一体化新模式。在校团委指导下、院党委关心支持下,以“明德 厚学 诚毅 团结”为团支部奋斗目标,促进团员青年全面发展。

  跟紧党建,思想引领有力度

  2020级环境工程专业团支部对标由全体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党员组成的学生第二党支部(全国党建样板支部),按照党支部建设“七个有力”标准,通过党员带团员扎实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读原文悟原理,进行党团知识分享会,积极邀请党支部优秀党员来分享其成长过程。团支部成员运营“资环印记”党建公众号、“岳聊越开心”思政公众号,推出原创推文172篇,累计阅读量超过18万+,内容涵盖“读经典·炼党性”“我是双优生”“青春·榜样”“话实践·聊成长”等。每期青年大学习学习均达100%,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建团百年重要讲话精神,党的青年运动史等,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盖。疫情期间,发挥志愿服务精神,针对不能返校的同学建立临时团支部同时开展线上团课学习分享会。培养团员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精神,团支部曾获2021-2022学年安徽农业大学“先进团支部”“先进班级”荣誉称号。

  组织育人,对标高位强聚力

  团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不断突出政治功能,对标党支部建设“七个有力”,团支部坚持做到:教育团员有力,管理团员有力,监督团员有力,组织团员有力,宣传团员有力,凝聚师生有力,服务师生有力。通过现场观摩党支部党员发展大会、主题党日活动、优秀毕业生党员事迹报告会等,进一步高质规范开好“三会一课”,不断强化团支部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

  实践志服,专业融合促提升

  团支部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携手蜀山区城管局、瑶海区致行社工服务所,参与“天一计划绿苗行动”、观亭路防疫巡逻志愿者等志愿服务活动;南淝河护河行动、垃圾分类,变肥为宝手工作品制作,结合本专业相关知识对南淝河污染进行调研分析,并向有关部门提交报告。支部全员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在中青网、中新网等省部级媒体上发表了多篇报道。其中汪瑶瑶同学获得“三下乡优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团支部两篇调研报告被评为“三下乡优秀调研报告”;支部团员领衔团队荣获安徽省2021年全省大中专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实践团队。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成效显

  团支部创新“班团一体化”工作机制与方法,建立“1+2+7”团支部创新工作组织机制和活动方式,以“1”个团支部核心,“2”个班团委员(团支书+副团支书兼班长)为骨干,“7”个特色团小组为抓手对团支部、班级工作和活动进行一起研究、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的项目方案。

  按照“专业为基,结合兴趣,分类组团”的原则进行组团,每个团小组各有两位班团委员作为小组领头人,以各类团小组共同研究的方案对各位团员在思想引领,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结对”。七个特色团小组分别为:理论学习团小组;党史教育团小组;三风建设团小组;创新创业团小组;实践志服团小组,文体艺美团小组;绿色环保团小组。

  细化“班团一体化实施方案”,设计《特色团小组志愿填报表》,通过2年多的探索,团支部“1+2+7”班团一体化建设机制不断完善。

  在思想引领方面,团支部定期结合理论热点积极开展主题团日活动30余次,持续做好“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各项活动团员参与率达100%,并结合青年大学习,开展“信仰公开课”“青春·榜样”“党员事迹报告会”等思想引领类活动,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到位,善思考,能受益。在创新创业方面,团支部整体创新学习氛围浓厚,团支部同学参与创新训练项目众多,创新创业类比赛多次获得省级奖项!团支部学业通过率高达95%。在基础团务方面,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利用班级网站、微信公众号、QQ空间等新媒体平台,抓牢网络阵地,传播青春正能量。在社会实践以及志愿服务中,团支部同学积极参加安徽省扬帆计划,主要负责的“绿色向日葵”志愿服务项目获安徽省第五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三下乡社会实践被中青网、中新网等省级以上媒体多次报道。

  争先创优,三风建设效果好

  在团支部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下,团支部助力班风建设,崇尚学风,严抓考风。团支部创办并积极完善20环工班团网站,做好班级三风建设宣传,班级定期开展班风、学风、考风主题班会及座谈会,开展诚信考试亮牌活动,宿舍晚点名制度,不断提升班级同学的“规矩”意识,团支部成员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发挥干部模范作用,形成了“明德、厚学、诚毅、团结”的班风、“勤学、善学、乐学”的学风和“诚信、认真”的考风。(完)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