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老旧小区大变样,居民生活更舒心;一栋栋安置房拔地而起,百姓早日住进新家园;一座座公园惊艳亮相,出门即是风景;一处处拥堵点被改造完成,出行时悄然发现不那么堵了;一桩桩事关民生的难事迎刃而解,城市顽疾得到有效治理……
五年来,蜀山区坚持以民为本,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在城市治理上下足精细绣花功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2021年5月25日,五里墩街道锦龙居小区内,施工单位正在更换埋设全新的雨污水管网,蜀山区率先在全市启动2021年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蜀山区2021年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共11个小区,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4亿元,惠及4864户、约12127人。”蜀山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老旧小区改造一小步,带动民生改善、城市形象提升一大步。“十三五”期间,蜀山区投入资金4.4亿元,整治老旧小区105个,涉及建筑面积244万平方米,惠及居民2.9万户。
在蜀山区,有得住、住得好,住有所居、住有优居的幸福生活已经开启,越来越多的家庭实现了“以小换大、旧楼变新”的“安居梦”。
“十三五”时期,蜀山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年均征迁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全区已分配安置点21个,分配面积244.79万平方米,人口73178人。超额完成各项住房保障任务,竣工交付棚户区改造项目15个、8505套,2.4万名棚改回迁群众入住新建成的安置房,完成公租房新户申请12717户,发放补贴363.92万元,分配入住公共租赁住房项目6757套。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作为蜀山区提升城市品位和宜居环境的重点项目,石台路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在蜀山区的“大建设”中,一直致力于推进城市公园、生态湿地、街角绿地建设,方便群众“游山玩水”,让群众有更多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今年,蜀山区将12项民生实事征集项目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回应群众期待。高标准推进生态绿城工程,除石台路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外,还在积极实施庐州公园(蜀山段)、合燃公园、第三批口袋游园等项目,打造合肥“城市后花园”。
一座宜居幸福之城由多个维度构成,其中方便出行是最重要的一环。近年来,蜀山区创新举措,广听民意,汇集众智,实施一个个“小手术”,畅通“微循环”,不断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指数。
2020年8月,五里墩立交北上桥口拥堵点治理结束,放行通车,有效提高了五里墩立交桥的通行效率,缓解了西一环拥堵压力。自2018年启动拥堵点治理以来,蜀山区已完成长江西路与五里墩连接线等12处拥堵点改造任务。2021年,计划实施并完成黄山路与合作化路交口、潜山路与祁门路交口等10处拥堵点治理。
近年来,蜀山区还全力推进断头路建设,畅通城市“毛细血管”。共打通怀宁路下穿天鹅湖隧道、煤场路(肥西路-合作化路)、植物园路(植物园东门-西二环)等18条断头路。目前,东至路、石牛路等4条路正在施工;高刘路、肥西路等11条道路开展前期工作。
一到5月全城“飘雪”是合肥人对杨絮挥之不去的印象。2020年12月底,蜀山区聚焦群众关注的“治絮难”重大民生问题,通过走访摸排确定杨树点位、数量、整治措施。采用短截修剪、更换树种两种方式对蜀山区二环内外的杨树积极开展治理工作。截至2021年3月底,共计整治杨树一万余株。“自从治理后,今年到现在基本上都见不到飞絮,空气也清新了不少,政府真是办了件大好事。”沿街商户开心地说。
从安居到出行,蜀山区委区政府始终把老百姓关心的民生大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想群众之所想、盼群众之所盼。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办到了老百姓心坎上,温暖了千家万户、温暖了全社会。(季云冈)
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版权所有: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安徽分社 地址:安徽合肥梅山路8号 邮编:230021
联系电话:0551-65533351 投稿信箱:anhui@chinanews.com.cn